通过孙老的这一番补充说明,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完全能够想象的到,在千年之前,这里的规模究竟有多么的宏大。
随着孙老话音的落下,林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之后,缓声的说道。
“铁器的出现,开启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
“然而,让人有些意想不到的是,如此发达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最终竟然没有能够拯救和改变一个国家日渐衰微的结局。”
“曾经一度强盛的韩国,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时候,走到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上。”
“也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韩非子先生诞生了。”
“距离当时韩国冶铁和铸造中心不远的这个村落,叫做韩堂村,它位于棠溪河的北岸。”
“以前,这里曾经有一座前后三进的庭院,名为韩家祠堂。”
“而韩堂村,也就由此得名。”
“据说,当时的祠堂当中,就曾经立有韩非子先生的灵位,因此,近年来,这里也就成为了传说之中的先生的故乡之一。”
听着林江的这一番话,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猛然意识到,有关韩非子先生的籍贯,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正想讨论的话题。
在林江这番话落下之后,一旁的孙老微微的点了点头,随即缓声的说道。
“说起来,这个地方最早的韩家祠堂所在地。”
“在解放之后,在祠堂原来的基础之上,建成了韩堂小学。”
随着孙老声音的落下,屏幕之中突然出现了一块石碑,就在万千观众努力的想要看清上面文字的时候,孙老缓声的解释说道。
“在这块碑文之上,记录的非常的清楚,大清国河南省汝宁府西平县以西云庄堡中里韩家堂。”
“而这块石碑,也就是在重修祠堂的时候立起来的。”
“而且,过去的韩家堂当中,全部都是韩姓人家。”
“后来,韩家堂就迁到了出山寨的西南角,盖了一个韩家祠院,曾经里面也有一些韩非子先生的遗像,”
听着孙老的这一番话,一时之间,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也有一些拿不准了,不知道这里究竟是不是韩非子先生的家乡。
在孙老将最后一个字说出口之后,林江继续缓声的讲述到。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当地在原先韩家祠堂的地基之上,建立起了一座礼堂。”
“作为韩非故里的证据之一,韩家祠堂也就从此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之上。”
“那么,当年的韩非子先生和这个偏远的小村庄,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很显然,林江的这个问题,就是此时此刻,屏幕之前万千观众内心之中,最想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
在经过短暂的停顿之后,林江继续说道。
“一些专家学者,对当年先生在《外储说右上》和《问田》这两篇文章当中,八次提到过的棠溪公,进行了考证和研究。”
“这些专家学者认为,按照古代的称呼习惯,这个被称作是棠溪公的人,应该就是棠溪的地方官,其中的棠溪就是地名。”
在提出这个角度之后,林江看向了一旁的孙老,而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也是如此,静静的等待着孙老的解答。
“如果按照周礼和礼记上面的记载,公,应该就是管辖在方圆百里之内的一个地方长官。”
“就像是林江方才所说的那般,在两篇文章当中,先生多次的提到了棠溪公。”
“作为棠溪公,更多的是以长者的身份,去教育韩非子先生,而至于他们两人之间的政见不同,和辩论,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以一种长者的身份去进行教诲。”
“除此之外,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考证,当时四十来岁的韩非子先生,与当时八十多岁的棠溪公,如果不是因为生活的地方距离很近的话,两个人之间是不可能经常相会的。”
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