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先生以死的决绝,埋葬在历史寂静的涛声之中。”
随着林江声音的落下,一旁的孙老仿佛是突然之间想到了什么似的,赶忙补充说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这样的一个疑惑,那就是屈原先生当时为什么要投江?”
听到孙老的这个问题,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顿时流露出了一副充满了疑惑的神情。
一方面,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确是非常的好奇。
另一方面,有些观众觉得,还能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且刚才林江我已经说了,当时的屈原先生去意已决,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值得探讨的必要。
就在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思绪万千的时候,孙老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过后,缓声的说道。
“在我看来,屈原先生当时之所以会投江,并不见得先生一定是要通过死亡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对于楚王的一种忠诚。”
“也就是说,先生之所以会这么做,可能是觉得自己被整个世界不理解,在这个时代当中,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换言之,先生在当时处于大变动的历史时代当中,或者说是时代接下来的走向,和自己的人生追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因此,先生才会选择了如此极端的一种方式。”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才是屈原先生人格当中,最为深刻的地方,从而也成为了民俗的纪念所没有办法挖掘出来的一个地方。”
听到这里,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顿时之间恍然大悟,当一个人彻底的失去了希望,当一个人看不到未来的任何一丝丝光明的时候,的确是有可能会萌生出如此极端的一种想法。
在孙老将自己的一些看法说出来之后,林江微微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也非常赞同这种观点,随后,继续对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讲述。
“秦始皇迁徙六国贵族,并入关中,车同轨,书同文,天下一统。”
“崇尚黑色和暴力的大秦帝国,竟不喜欢那些充满了浪漫和华美的篇章。”
“如果没有任何意外的话,屈原先生将会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记入到历史当中。”
“在公元前202年的时候,楚人刘邦奠定大汉帝业,一统天下,分封诸侯,休养生息。”
“此时,楚国的音乐和词章,成为了当朝贵族们喜好的文艺。”
“而有关屈原先生的一些事情,也从这里开始,得以传扬。”
在将历史的背景,和对这些浪漫华美的篇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讲述清楚之后,林江话音一转,再一次的将话题引到了屈原先生的身上。
“在最开始的时候,有关屈原先生的事迹,一直都是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和看法的。”
听到这里,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瞬间就来了兴趣,虽然知道可能是一正一反的两种评价,但是,众人感兴趣的,是具体的评价内容。
此时,林江没有任何的停顿,直接说道。
“在西汉时期,因为坚持真理而触怒汉武帝的史学家司马迁先生,被屈原先生充满了坎坷的遭遇所感染。”
“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也就是说,司马迁先生从屈原先生的身上,看到了一个专属于知识分子的伟大力量,也就是独立思想。”
“因此,司马迁没有一丝吝啬的盛称屈原先生,说,其文约,其词微,其志洁,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推其致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在将司马迁先生对屈原先生的这一通评价说出来之后,林江缓缓的停顿了下来,随即继续解释说道。
“也就是说,司马迁将屈原先生推举为文人士大夫的一种精神标杆。”
“然而,在东汉史学家班固先生的眼中,屈原先生却是一个牢骚满腹,怀才不遇的形象。”
其实,无论是司马迁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