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的停顿了几秒钟,屏幕之前万千观众内心之中的好奇,也被调到了最顶峰,孙老这才缓声的说道。
“在书信之中,这位“佳主人”先是向先生描述了一下同谷县的气候,说同谷的气候非常的温和,而且物产也非常的丰富。”
“除此之外,既有良田毗连,又有蜂蜜能够采取,还有很多生长在竹林之间的冬笋,能够供人食用。”
“些也就罢了,在我看来,真正打动杜甫先生反而是栗亭。”
听着孙老的一番话,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也非常自然的将同谷县的环境和秦州的环境进行了对比。
就先生目前的生活状况来看,同谷县的环境绝对是非常优越的。
“在了解了同谷县的环境之后,先生就在一首《发秦州》的长诗当中,无比欣喜的写出了这样的句子。”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也就是说,杜甫先生对于向南出发,去同谷县这件事情,是抱有着非常大的希望的。”
随着孙老的声音,这首《发秦州》的全部内容也出现在了万千观众的视线之中。
不得不说,这首诗歌是从这期节目开始一来,众人所看到过的杜甫先生最长的一首诗歌了。
而方才孙老所提到的这两句,就是这首诗歌的第三四句。
就在孙老声音落下的那一瞬间,林江紧接着开始对同谷县的一些情况,比如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同谷县,主要是位于距离秦州大约有二百多里路的地方。”
“在收到这封“佳主人”的来信之后,我们可以说,杜甫先生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就带着自己的家人出发了。”
话音落下,屏幕的地图当中,杜甫先生一行人的路线也缓缓的出现。
与此同时,在屏幕的右侧,一首名叫《铁堂峡》的诗歌也出现在了万千观众的视线当中。
通过和地图相对比,众人瞬间发现,铁堂峡,就是杜甫先生一行人从秦州出发之后,所路过的第一个地方。
紧接着,一个有一个的地名,一首又一首和这些地名相对应的诗歌,接二连三的出现。
这些诗歌,有方才已经提到的《铁堂峡》,还有《盐井》,《寒硖》,《石龛》,《法镜寺》《青阳峡》等等。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杜甫先生相当于是每路过一个地方,就会用一首诗歌来记录自己所亲眼看见的那一切。”
“比如说,在《盐井》这首诗歌当中,先生就亲眼看见那些煮盐的工人,就算是他们终日劳碌,但是最终的收入却是非常的微薄。”
“再比如,在路过有野兽出没的石龛的时候,先生看到那些上山伐竹的农户们,口中唱着悲凉的歌曲登上山峰,此时,山上的竹子已经完全被砍尽了,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去应付官府呢?”
听着林江的讲述,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瞬间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终于明白了,杜甫先生究竟是怎么在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当中,写出一百多首诗歌了。
就像是林江方才所提到的这些诗歌,这些细致到每一个地方的地名,以及当地的那些百姓们生活的诗歌或者诗歌,就是这样被创作出来的。
同时,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仿佛能够清楚的看到,杜甫先生和自己的家人,从秦州到同谷县的这一路上,究竟是走过了怎样的一段艰难的旅途。
“在到达同谷县之后,杜甫先生和自己的家人就在飞龙峡凤凰村居住了下来。”
画面一转,另外一个杜甫草堂,也就是位于甘肃陇南成县的杜甫草堂缓缓的出现。
紧接着,林江用一个转折,将众人的注意力再一次的集中到了内容上。
“但是,有一点非常的奇怪。”
“那就是曾经给杜甫先生写信的“佳主人”,竟然再也没有在杜甫先生的诗作当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