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历史研究院当中。
“两位老师,林江方才也已经提到过了,说李煜先生在后期的时候,尤其是成为阶下囚的这段时间当中,他的词作成就非常的高,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原因吗?”
听到这个问题,整个会议厅当中的那些年轻的专家学者便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
对于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明显的。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孙老微微的笑了一下,随即缓声的说道。
“虽然说,李煜先生后期的作品数量有些少,但是,质量却是非常的高。”
“用王国维先生的话来说的话,这些作品就是“血书”一般的存在。”
“除此之外,这些作品当中所蕴含的情感,完全都是李煜先生的真情实感,都是一些他发自内心的愁,苦,恨,梦等等的情感。”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可以说,李煜先生在他的后期,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来写这些词”。
“由此,这样有些真情实感的词作,又怎么能够不会成为精品当中的精品呢?”
对于在场的那些年轻的专家学者来说,他们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想到的答案无非就是故国给李煜先生带来的感慨。
说实话,他们并没有往情感这个方面思考。
就在历史研究院的众人讨论的时候,画面之中,林江仍然在缓声的讲述着。
“再这样巨大的悲痛和哀悯之中,李煜先生在汴京生活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公元978年,又是一个七夕佳节。”
“而这一天,正好是李煜先生四十一岁的生日。”
“宫人们在寓所当中,为李煜先生拜寿,在这难得的喜庆氛围当中,虽然众人都强颜欢笑,但是仍然掩饰不住他们内心当中的那种沦落异乡,饱受凌辱的委屈之情。”
“酒过三巡,李煜先生思绪万千。”
“此时的他,借助醉眼朦胧,想到的旧国的雕栏玉砌仍然还在,想到了江山社稷已经完全被自己拱手让人,于是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当中的悲愤和失落。”
“拿起笔墨,写出了那一首《虞美人》,将自己内心当中无处哀鸣的悲伤和伤痛,完全融入其中。”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流传千古的《虞美人》,对于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来说,自然是再也熟悉不过了。
甚至,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再提起李煜先生的时候,他们脑海之中总是会不自觉的冒出一两句这篇词作当中的内容。
除此之外,这片词作当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之中的经典,让很多人无比的喜爱。
“春花秋月,循环更替,永远没有尽头。”
“这一句话,写出了时间的永恒。”
“而且,所有春花秋月当中的美好,转瞬即逝都变成了往事,完全将这世间的人生无常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李煜先生,就在这永恒和短暂的折磨当中,昨夜春风偏偏又吹过了囚禁着他的那座小楼。”
“这让李煜先生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月色当中的故国,可是现如今,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了,这是多么的不堪回首啊。”
“在绝望之中,李煜先生终于逼出了最后两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句当中所描绘的景象,无比的充实扩大,充斥着无尽奔放的气势。”
“可以说,只要是读过这首词作的人,都能够无比清楚的记着这最后的两句。”
“记着这样一个特别能够让人产生共鸣的比喻。”
“从这首《虞美人》的整体来看的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