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苏轼先生的这首《临江仙》不是在小城当中传开了吗,就因为其中的那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当时,苏轼先生的好朋友徐君献也知道了,在知道这一句之后,整个人直接傻了,脑海之中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哥们跑了。”
“虽然说,徐君献跟苏轼先生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他也有一定的监管的责任,苏轼先生要是真的远走高飞了,那算是怎么回事呢?”
“哈哈哈,那徐君献不得被吓得半死啊!”
“那后来呢?苏东坡先生真的已经跑路了吗?”
“怎么可能,这只不过是百姓们的谣言罢了!”
“哈哈哈,徐君献:你这个老六,我是真的会谢!”
好像是为了回应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的疑惑似的,画面之中,徐君献急匆匆的行走在街道之间。
“太守徐君献急匆匆的从自己的太守府赶往苏东坡家,想要一探究竟。”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找,等到徐君献来到苏轼先生家之后,一看,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呢!”
“这首词当中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对于苏东坡先生来说,他只不过是希望,自己能够有那么一个时刻,去江海寄余生而已。”
“但是实际上,苏轼先生并没有真正的做到,而且先生一辈子都没有去真的退隐。”
“换言之,这只不过是苏轼先生的一种梦想,一种向往而已。”
“而真正能够将苏东坡先生解脱出来的,还是只有当下的生活,活的轻松一点,这词写完了自己也就能睡觉了,因为积压在内心当中的那些情绪,已经随着词全部发泄出去了。”
“很明显,我们的太守徐君献完全将其当真了,反而弄出来了一个大乌龙!”
听着林江的解释,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完全是用一种吃瓜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的。
“苏东坡先生在历经了荣华和苦难之后,在死亡的边缘获得了重生。”
“此时,黄州这个地方对于苏轼先生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困苦的流放之地。”
“对黄州这个地方来说,苏轼先生也不再是一位无关紧要的天地过客。”
话音落下,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明白,这也就意味着有关苏轼先生的第三段主题已经结束。
和前面的两段不同的是,这一段主要是聚焦于苏轼先生对后世的贡献,无论是美食也好,亦或者是他的那些诗词也罢,同时也表现出来了苏轼的影响,比如那幅收藏在博物馆当中的镇馆之宝,被无数的画家所创作的《赤壁图》,以及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等等。
“我们都知道,苏东坡先生写出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也正是因为《寒食帖》,从而引领了宋代的发展。”
“在告别黄州,路过金陵的时候,与王安石先生再一次的相遇,当年的政敌能否相逢一笑泯恩仇?”
“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随着林江声音的落下,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这才猛然的发现,现在竟然已经到了节目应该结束的时间。
“今天晚上的节目,怎么过的这么的快?”
“这完全是因为苏东坡先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啊!”
“看来,又要等到下一期的,还要等待一个星期的时间啊!”
“也就是说,林江方才所说的那一番话,算得上是下一期节目的预告了?”
“不对啊,现在的时间都已经过了节目应该结束的时间了,为什么林江没有说结束语?”
“而且,屏幕当中的画面,也不像是要结束的样子啊!”
看着屏幕当中的画面,哪里有一点节目要结束的样子,一时之间,对于万千观众来说,他们既有一些惊喜,又有一些疑惑。
要知道,电视台本身就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