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啊!”
“仅仅只是通过这些,就足以能够让我们想象得到,当时就连和朱熹先生有什么交流,或者交往,都成了一件祸事,成了一件有很大的风险的事情了。”
“这样一来,不久没有人会谈论先生的学说,也没有人敢去学习先生的学问了吗?”
“谁说不是呢?只能说,当时的南宋真的是太没有包容了。”
“不过,就算是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但是对于辛弃疾先生来说,他压根就没有把这些“条条框框”放在眼中。”
“这一点我知道,当时辛弃疾先生不畏强权,仍然坚持和朱熹先生相见。”
\“哦?为什么辛弃疾先生会这样做?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明哲保身不是最佳的选择吗?\“
“如果有你这样的想法,辛弃疾先生就不是辛弃疾先生了,这也是为什么,你永远不会成为第二个辛弃疾先生的原因。”
“楼上的这句话,说的真的是太漂亮了。”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辛弃疾先生在这种政治氛围之中,仍然会不畏强权,冒着很大的风险,依然坚持和朱熹先生见面,这是因为辛弃疾先生敬佩的是朱熹先生的学问,以及朱熹先生的为人!”
“所以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刚才的片段当中看到,前去祭奠朱熹先生的人并不是很多的原因了。”
“是啊,当时就连朱熹先生的学问,甚至和朱熹先生像交往,都被看做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都被当作是“伪学逆党”的行列。”
“再加上,当时的南宋朝廷,明令禁止朱熹先生的门徒前往参加祭奠。”
“不过想想也就能够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多少人有勇气去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呢?”
“不得不说,现在我对辛弃疾先生的敬佩,就像是那江河湖水一般,川流不息!”
“仅仅只是这一点,就足以能够看出辛弃疾先生的为人究竟是怎样的了。”
“是啊,如果我能有一个像是先生这样的好友,做梦都能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