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大概是五天以后,就接到了辽东王李飞扬的奏折。
这份奏折上写的很清楚,表明李飞扬愿意奉召,但是条件也比较苛刻,用一句话,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江山的分他一半。
崇祯皇帝本来不想答应,但随着李自成的大炮,都快架到了他眼跟前,马上面临灭族的忧患,他也就不得不答应了。
他连忙让曹化淳给李飞扬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为了让李飞扬赶快赶到,他还专门在这封信上写明了爱卿,快点来吧,要是迟来几天,只怕是就见不上朕了,御弟我的好弟弟。
这是有史以来可以说是最肉麻的圣旨,同时期的吴三桂,正在率军到处瞭望,动不动就停步不前。
说白了就是他想等等看看看关内的形势,他想等形式明了以后,他在进关。
同时期待李自成开始加紧进攻京城,京城保卫战已经打响了,似乎根本就不用打,用不了一天的功夫,明朝在居庸关的守军,在唐通的带领下,马上投降了李自成。
李自成这一路走来,几乎没怎么遇到抵抗。
唯一的血战,就是经过大同的时候和周遇吉狠狠的打了一场。
一度让李自成,后怕不已,一想到小小的大头就这么难打,他几乎是费了好半天劲儿,才把大同拿下。
一想到前面还有宣府,真要是进入京城以后,和对方打开巷战,只怕是自己这点人马还真就不够强的,到时候要是损失殆尽的话,只怕自己还得从头再来,他思来想去,便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信。
也就是这封信大大的拖延了李自成的进军。
也给李飞扬争取了宝贵的三天。
李自成在信中向崇祯皇帝提出了要平分天下,由他来统治陕西一省,他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够让他统治下去,他就带兵回到陕西就不再打京城了。
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条件,皇帝也十分的动心,但是他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非要让手下的臣子马上同意,开始劝他同意,又来这套前进的模式,而如今的大明的这些臣子,一个一个。都变得非常的狡猾,就怕崇祯皇帝将来找他算后账。
一个个支支吾吾并没有表态,大臣们如此崇祯皇帝十分的尴尬,他也害怕将来在史书上留名,说自己是一个投降的皇帝。
这么一来,崇祯皇帝可以说是错过了最佳投降的时机,李自成见崇祯皇帝久久不来信干脆,马上进兵攻打京城。
在这期间他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信,信中有那么一句话,那就是嘬尔明朝,气数已尽。
这句话说的很对,当时的大明的确是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崇祯皇帝的手下那些大臣没几个人听他的话,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压根就没人理他。
大家都为自己的出路再做考虑,谁还管皇上?
就在这乱纷纷的局面下,李自成一路攻打过来,除了在大同遇到了比较强烈的抵抗以外,可以说是一路顺风,送水很快就到达了京城的周边,马上架起大炮,仅仅用了不到一天的功夫,居庸关便不战而行紧跟着就是城外的昌平还有四下的各个县全部投降了,李自成。
消息传来崇祯皇帝可以说是嚎啕大哭,他根本没有想到对方的进兵会这么快,自己苦心打造的防御圈,那些文臣武将们几乎一个个望风而逃。
左良玉和刘泽清接到了崇祯皇帝的奏折以后,压根就没有动身。
至于吴三桂走在半路上走走停停,也根本没有打算彻底退出山海关,他们都是一个目的,那就是等等李自成灭掉了崇祯皇帝以后自己再去和李自成算账,那样一来大一统的明朝就不存在了,自己也就不存在法理上的羁绊,便可以公开和李自成争夺江山。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么一来,崇祯皇帝一下子陷入了孤军,被李自成完全包围的状态当中。
皇帝见到各路援军,久久不至,已经陷入了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