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也没到我一半大。”
“还有鱼群,我数了孔雀鱼,整个鱼群的鱼也没超过80条。这不科学!比我以前遇到的少了几百条不止!”
“我我我!我发现了好多裸奔的寄居蟹,他们不背螺壳,一看见光就跑得好快。”
“我发现‘屏障部位’可以隔光,哪怕距离‘桃花源’只有一毫米,‘桃花源’里的光也透不过来。”
“……”
大家的角度千奇百怪,不过最常见的就是观察海里的动植物。
不得不说,给乔知夏提供了很多不一样的思路和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第2天上午,第3次下海。
这一次,乔知夏带了实验器材,她让韩昭熙送的还没到,这次带下去的是她和钱定坤来时带来的。
实验内容基本类似于在呼伦卡卡热沟里做的实验,主要围绕异常海域海水的密度、质量、流速等一系列属性展开。
等她上岸,发现另外三个团的舰船已经在向2875团的航空母舰靠拢了。
“原来,不是每个团都有航空母舰的……”看着不远处的舰艇,钱定坤喃喃自语。
站在他旁边的小战士耳尖的听到,“那当然,我们2875团在第二军第一师海军里可是这个!”他竖起大拇指,一脸的骄傲。
不一会儿,有士兵过来传达指令,谭友清请她过去一趟。乔知夏猜想,估计是要向她介绍另外三个团的负责人。接下来,大家还要共事一段时间,当然要混个脸熟。
也不知道谭友清事先跟他们说了什么,几位团长、副团长待她十分客气。
不过,单看他们那崇拜的眼神,乔知夏就知道,谭团长估计是吹牛的老毛病又犯了。
果然,在接下来的交谈中,“人类的希望”、“未来的曙光”、“华夏的火种”等小学生写作文时才会用到的短语竟成了各位团长夸奖她的高频词汇。
乔知夏老脸一红,面颊热辣,头一次发现自己的脸皮也有敌不过别人夸奖的一天。
“谭团长,咱们打个商量。”
“乔站长你尽管说!”
“等后面另外两个研究团队的人来了,能不能不要再那么详细、那么夸张的介绍我?”
“我说的都是事实呀!怎么能叫夸张?而且我说的那么详细,是为了让大家多了解你,免得在接下来的合作中,因为缺乏了解,降低工作效率。”谭友清言辞凿凿道。
乔知夏扶额,“那什么‘希望’、‘曙光’之类的话……”咱能不说吗?
“瞿部就是这么说的,我只是如实转述。”谭友清认死理道。
乔知夏:瞿部可真是高看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