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年,不觉夜色渐沉。蜡烛烧去了大半,烛芯需要重新剪过。
云氏已恢复了端庄模样,亲自就着烛台,慢慢地,一点点,一点点,剪去烧焦的烛芯。
烛光,变得更亮了。
崔尚书看着她,只觉岁月静好得如同一场梦。
“竹儿,你不要再偷偷点碗灯,烟大,伤眼睛。”
“嗯。”
“不要一味醋茶淡饭,羊肉馅胡饼、樱桃毕罗、土豆丝羹汤……想吃什么,只管告诉张妈。”
云氏顿了顿,又“嗯”了一声。
他们夜谈的双影,投影在纱窗上,也印在了窗外的崔莹心里。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家长里短时。”崔莹顺口改着李商隐的名句,觉得形容室内的情景再恰切不过。
声音恰好穿进屋内。
“是莹儿么?快进来!”崔尚书的声音。
崔莹只得硬着头皮进来,觉得脑门上顶着好大一盏灯泡。
“阿耶,阿姨……”她收起尴尬,以孩童口吻,懵懂地打着招呼。
崔尚书问崔莹:“你刚刚嘀嘀咕咕的,什么‘西窗烛’‘长短时’,我听着很好?是你作的吗?”
崔莹知道坏了。华朝没有李商隐,自己得益忘形地说出来,哪怕经过改写,也不是十岁莹儿能写出来的。
怎么办?忘记了藏拙。
不如这样?
崔莹脑子快速运转,迅速打定了主意,学着小孩子的语气,撒娇道:“阿耶,是毅哥哥写的。他还说,书院先生夸他写的好呢。”
“那你再念一遍,阿耶写下来,送给你毅哥哥,好不好?”
云氏忙帮腔:“莹儿,还不快谢谢阿耶。他的一幅字,可值百两银子呢。”
天哪,这么值钱!以后一定要多得几幅,换银子花花。崔莹欢欣地想。
随即又想,这回先便宜邻家弟弟吧。他钻狗洞辛苦,夜讲更辛苦,就权当谢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