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乾清宫之后,朱翊镠一连喝了三碗酸梅汤才停下来发出来满足的呻吟:“舒服了……”
如今这天气已经热了起来,朱翊镠就想起来之前制冰的发财大计了。
在唐代,炎炎夏日的冰块与黄金都是等价的。
现在自己的内帑确实是每月都有一笔进账,但自己也已经允诺与工部平摊建皇明讲武堂的银子了。
而自己看,这个皇明科学院一旦正式走上正轨,做科研烧银子估计也是个大户。
不仅如此,历朝历代在后期都会出现巨大的贫富差距。
如何缩小贫富差距这就是个问题。
另外,就算是有商税,最近两年的税收可能也不会有所增加。
毕竟已经迁徙了数十万百姓前去太平州和安乐州,对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之一也是免除数年的赋税。
这些放下不谈,朱翊镠还是想给百姓一口喘息的机会。
像后世一样给贫困百姓发放最低的银子补贴,也并不现实。
这封建王朝的官僚们大体都是一致的,经过这层层盘剥,到百姓手里说不定就只剩下那仨瓜俩枣了。
换句话说,能剩下三瓜两枣都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所以,省去中间商赚差价的最好方法就是直接免赋税。
但是如果不收赋税,这朝廷的开支,宫廷的开支,官员的俸禄,宗室的供养,公共水利的修建,灾民的救济,军队的军饷……这大笔大笔的银子应该从哪里拿的出来?
这一年少说也要花掉几百万两银子。
朱翊镠现在的内库也才几百万了而已。
其实,他还是有方法能够快速凑到银子的。
那就是开采太平州的银矿。
就比如石见银矿,是战国时代后期到江户时代前期都是倭国最大的银矿山。
十七世纪,这里的银产量占世界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很多西方人描述倭国,就称之为金银岛。
这个矿山,就是后来丰臣秀吉发动战争的主要资本来源。
但朱翊镠还不想这么快就开采石见银矿,毕竟现在太平州新附,并没有彻底的安定。
而且就现在而言采矿技术单一,且效率低下,势必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
若是让那些逐利的商人、王公贵族知道了太平州还有这么多的银矿,那也肯定会引起无数人去碰碰运气,导致社会不安定。
再有一个,这其实也是朱翊镠想要留给子孙后代的东西。
万一大明在几百年后的皇帝也面临着与崇祯皇帝相同的境遇,那朱翊镠留的这个庞大无比的银矿,就是筹集军队的拯救国家资本。
而不会再像崇祯一样,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来军费。
等到徐光启搞出来蒸汽机了,再考虑考虑适度开采一下太平州的银矿。
就像是皇明天下酒楼一般,出卖这冰块,只有达官显贵,豪商富商才能买得起。
这也于小民无害,还能缩小一点点的贫富差距。
毕竟薅这些人的羊毛,朱翊镠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陈矩。”
听到朱翊镠喊自己,陈矩躬身道:“万岁。”
朱翊镠道:“让造作局制作几个大瓮出来。”
“还有就是这宫里水井有多少口?”
陈矩先是点了点头,又微微思索,“这宫中到底多少口水井,奴婢也并不知晓,但林林总总七十多口是有的。”
“奴婢过会儿就派人统计出个数目来。”
朱翊镠点点头表示满意。
制冰就这个对大瓮进行密封,那确实是个问题。
古人要是密封酒坛子,就会用一块质地很好的布把坛子口盖好,然后用绳子把布在坛子口箍紧,最后在上面封一层蜡。
朱翊镠就想着,就把这个法子姑且用一用吧。
……
万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