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爱好,不管是启蒙三书还是江晚教的算术和家中生意,她都没多大兴趣,只是略懂,一点都没有往深处学的打算。
江晚试了好几次,还是没办法给她扭过来。毕竟杨慧已经快十岁,又是个早熟的孩子,既然她只想做个安安静静的姑娘,那以后便给她开个绣庄。
至于丈夫,找个稳重点、疼爱她的就行。
杨丽是个小吃货,坐不住。喜欢跟着宁老栓在外面跑,也喜欢围着老栓媳妇在灶台边转悠。
随着日子渐长,江晚发现她不仅喜欢吃,还是个会吃的,舌头比她这个现代人还灵,能够清晰分辨菜品里都放了什么调料。
日后倒是可以让她继续和国公府合作,继续开酒楼和零食馆。
杨聪才两岁多,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娃。江晚只愿他岁岁欢喜,日日开心。
时间就在忙碌中匆匆而过。新的一年秋闱就要拉开帷幕,在此之前,还有一场童生试。
杨松快十一了,文钰的意思是想让他下场,考了童生也好换一个院子继续攻读。
可是,考童生的话,便要查户籍、查三代,若是得中,便会有朝廷发放的“证明”,以后考秀才、举人和进士都凭借这证明参考,乃至以后入朝为官,不得更改也不允更改。
“娘,我不想用这个名字。也不想回乡下去开户籍证明。”杨松跪在了江晚面前,“我知道,他在京城。已经另外成亲,他不想承认娘,也不愿意再要我们。”
江晚诧异地看着比刚来京城高出许多的孩子,他已经从当年的熊孩子成了知书识礼的翩翩小少年,眉目俊秀,目光沉凝。
“你什么都知道?”江晚从来没在孩子们面前说过杨逸的坏话,在村里和进京做的所有事,她以为孩子们都不懂,也没有给他们解释。
杨松垂着头,抱着江晚的腿,江晚渐渐感觉到一阵湿濡。
“我还知道,你……你不是我娘!”杨松声音暗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