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朝罢黜百家后,历代朝廷都是用儒家学说来教化万民。
如果说老百姓和朝廷有契约的话,那这契约的最主要的条款就是儒家那些修齐治平的学问,这种契约是皇帝和百姓都在默默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cascoo.net
这些准则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老百姓能安居乐业的过日子,就不会闹事。哪怕只有老婆孩子和一头牛,安稳就好。
孔老夫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告诉皇帝,于民休养生息的重要性。
但是也许这句口号在有的皇帝哪里是反过来的,比方说杨广。
杨广在位干了很多对后世来说功在千秋的事情,比方修运河,但是对民间征伐太狠了。
刚刚征数十万民工修运河,又征数十万民工修宫殿,服役是没有工钱的,人们服完徭役,回到家干活时地都慌了,但是到了年头岁尾税照样要交,杨广一方面要打仗立威,一方面要自己的享受人生,这些都需要钱,所以只有增加赋税。
这其实是逼着老百姓二选一,或者反或者死。
儒家的道德学说很多时候都会催眠人们的思想,让人做个安善良民。
但是只有一个情况下这个约束会失效,那就是饿。
我都要死了我管屁的仁义道德啊,先吃饱饭再说。
礼义廉耻很多都是吃饱后琢磨的事,饿肚子时只有一个奢望能就是吃一顿饱饭。
为啥李自成被打的只剩下十八骑,逃入山里,没多久又能够聚集百万之众,卷土重来,主要原因是跟着闯王能吃顿饱饭,也许还能吃顿好的。
饥饿是很多王朝灭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说实话,王朝的统治,带给底层人民的只是更加残酷地剥削和奴役,从精神层面的控制,使其意志麻木,思想僵化,江山易改,统治不变。
不管哪种形式的改朝换代,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内部管理、内部模式、内部体制机制出了问题。试想一下,如果自己无比强大、无
。比完善的话,那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为了江山万代传可谓是:费尽心机、无所不用其极了。
如果有人采访一下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问他们最害怕什么的时候。我想他们一定会坚定地回答: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大位不保、权力消失、皇位被别人给占了。既然他们最害怕丢了皇帝的大位和权力,那么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保住大位的。
古代皇帝们用了哪些招数来保证自己的大位不丢呢?
第一招:经济上千万不能让老百姓实现财务自由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一旦吃饱了之后、财务自由了以后就会出现:新的更高的需求了。当这种需求不断被满足以后,最终一定会影响到皇帝的大位的,例如:有了饭吃想着要更多的财富,下一步就是实现个人价值了,然后就会出现“胡思乱想”了。
古代皇帝们早就想到了这一招了,他们一定要坚定地实行小农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老百姓刚刚能吃饱饭而且随时可以失去吃饱饭的机会。这样一来老百姓们天天为了生存疲于奔命的话,哪有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自己的价值呢?
一个整天种一亩三分地的人是不会有其他想法的,这样一来对皇位也就没有任何威胁了。可是另外的一个问题又来了:假如老百姓没有饭吃了的话,一定会起来反抗的,从而导致皇位不稳了。
古代皇帝们想到了一个绝招:既不能让老百姓彻底地实现财务自由,同样也不能让老百姓没有饭吃。这两种状态下:皇位都不会太稳固的。
于是乎,古代皇帝们通过税收、徭役以及一系列行政强制手段来调节老百姓的收入。从而达到一个临界点:让老百姓既不能大范围的饿肚子也不能让老百姓们有大量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