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所言甚妙。会试在即,本宫就不耽误你温书了。”话止桓儇起身敛衣从容离去。
疾步行在廊桥上的桓儇忽然驻足,眼中神色莫名。武攸宁所言未在她预料之中,她更没想过武攸宁居然会先拜访京中世家。
最后一句为君清扫障碍,更是叫她觉得莫名其妙。想到这里桓儇叹了口气,好在之前裴重熙同自己说过一句武家可用。
因着桓儇早先前就有命令,让府中管事为六人打点好衣食住行。使得六人能够有副好皮囊不被人看轻,也有足够的精力应对朝中那些人别有用心的人。
五月初长安会试始。桓儇每日都会携韦昙华,以着巡查的名义去会试场上转转,顺带留意一下那些是可用之人。
原先奉旨监考的三人,对于桓儇的到来还有些担忧。后来发现桓儇是为了其他人而来后,也就没有那么拘谨。
三日会试毕,武攸宁等几人原是想上门拜谢桓儇,顺道多多亲近桓儇府中人士,为后路做打算。
未曾想到桓儇并未在府中,府中管事说大殿下要务缠身,脱不开身。
几人闻言后,只好先行离去等放榜结果出来后,再登门向桓儇道谢。
然而他们三人并不知道的是桓儇并非要务缠身。反倒是在政事堂内同裴重熙以及几位监考官,一块翻阅这几日会试的答卷。
殿内瑞兽熏炉倾吐云雾。桓儇手中拿着的正是武攸宁会试上所作的文章,拧眉叹了句,“这武攸宁的文采,贡生当是不在话下,三榜他亦可入,只是想要入三元……终究还是差了些火候。”
“那你打算如何?”一旁的裴重熙询问道。
闻问桓儇并不答话,将手中文章翻过一页。大魏常科沿袭前朝旧制分为明经和进士,以经义务策取士谓之明经,以诗赋政论取士谓之进士。
前者若非三甲榜首者否则难以为官,而后者考试的时候策问时务,还需要透彻经史典籍、杂文诗赋。若能及第者,人人羡艳。
虽然这武攸宁的文章,是她看过的这些里算是上佳之作,可是比起三甲榜前几名来说还是差距甚大,更遑论一甲三元的文章。
思及此处桓儇不免觉得头疼,伸手揉了揉额角。寻了个借口拉了裴重熙一块出去透气,二人负手站于廊下凭栏远眺,可见远处屋檐连绵成片。
“武家入仕为的是什么你很清楚。”桓儇偏首斜眄一旁的裴重熙,眼中含了冷意,“那日武攸宁同我说他是奉先祖遗命,为君清扫障碍。武家的野心只怕不在你与温氏之下。”
话落耳际裴重熙唇际勾起一抹笑意,柔声道:“武家是明帝在世是最为倚仗的臣子。当年在明帝驾崩以后,武家便匆匆辞官归隐。表面上是无心为官,实则为的是韬光养晦。阿妩,武家虽有野心,但是并非不是一把好刀。”
“我知道了。那日武攸宁与我说他曾经私下去找过你一回,但是你与他说你不会为任何人造势,也不会有失偏颇。”话止桓儇看着裴重熙的眼神多了几分探究。
“阿妩,武家虽然是一把好刀,但是并非人人都用得动。”裴重熙哂笑一声,声音轻缓,“如今武家尚存效忠之心,你自当好好利用。你与他有知遇之恩,来日无论武家如何,都会对你心存感激。”
“那我希望这是把称手的好刀。”说着桓儇绕有深意地看了眼裴重熙,眼中聚起莫名笑意。
“剑南我已经遣人去盯着段渐鸿,你若想去随时可以动身。”
在桓儇提裙迈下楼梯之际,裴重熙突然道了一句。闻言桓儇步伐一滞,旋即转头看了看仍旧站在原地凭栏远眺的裴重熙,心中已有了计较。
原本武攸宁、顾锋几人是在城中酒楼与友人用膳的,忽闻桓儇召见让他不免错愕。匆匆收拾一番后,便随着来寻人的宫人一块前往公主府。
宫人领他去的地方是公主府内的书斋,他到的时候桓儇正坐在窗下,侧身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