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老板开发建设这样的园区项目,真是有先见之明呐。早几年我曾约了几个同行,打算以我们的实业为基础,找块地儿合伙做个园区,可惜人心不齐,半途而废了,唉!”姜老板说完连连摇头,表示遗憾。
回到公司接待室,我让阿芳把园区的审批文件等相关资料逐一向姜老板讲解,又悄悄吩咐阿佑根据姜老板的名片,上网查询客户现在的产业实力和规模,然后拉着骆副局长到我的办公室,向他打听姜老板的来历和背景。骆副局长说姜老板在珠海市的企业面临着搬迁,她在寻找合适的地方重新建厂,之所以先到匀福市找地,是因为她与一位市领导是同学关系,由于项目在匀福市无法落地,于是市领导交代骆副局长带着姜老板到周边区域看看。
骆副局长强调说:“这是机缘巧合,一定要把姜老板的项目落实好,这对于在匀福市开发新园区项目会有很大帮助。你想啊,我们市领导看到主动上门的项目都不能招商,还眼睁睁地看着落户在隔壁市里,心里那是啥滋味啊?”我想也是这个理儿。
阿佑上网查询完后,来办公室向我点头示意。我们回到接待室接着商谈,我问姜老板有什么要求和想法?姜老板说:“刚才阿芳给我看了你们园区的所有资料,我认为非常符合我们企业选址的条件和要求,这是首选之地。当然,合作的诚意是双向的,不能说我看中了,就会不计代价拿下,我希望地价能在我的预算之内。”
“你需要多大面积呢?”我问道。
“我在珠海的企业需要整体搬迁,新厂的规划面积不能少于一百亩,并且要求是已配有用地指标的地块,能够马上办理‘招拍挂’手续,我需要尽快开工建设,耽误不得。”姜老板的风险意识很强。
“姜老板,我们园区的规划面积有限,不是随便一个项目就能进来的,我们对入驻项目的筛选也会设置一些门槛。例如客户的实力、产品的类别、效益前景、上缴税收等方面,都要调查了解,不然我们无法向园区管委会交代。不过既然是骆局介绍过来的客户,作为我个人,对你的实力毫不怀疑,只是由于你要求的面积比较大,还必须带有用地指标,我得向公司总部请示一下。假如双方都认可了合作的原则和条件,我们最后再就地价问题进行磋商。”我对姜老板说的是实话,这么大的购地面积,我得征求颜总的意见才行,如果喧宾夺主、胡乱表态,这就犯了职场大忌。
送走骆副局长和姜老板后,我找来王工,问他能否调剂出带有用地指标的一百亩地块?他说可以,但要把剩下的招商地块重新合并画图。我让他先行画图调整,再等我消息。
我又找来阿芳和阿佑,询问相关情况。阿芳说:“姜老板当时边看资料边打电话,听她的讲话语气,她应该是大股东,完全可以作主。另外从她通话的内容来分析,我想她的入驻意愿应该是真诚的。”
阿佑一边递给我从网上下载的资料,一边说:“姜老板的企业生产的涂料产品是本省的知名品牌,企业实力毋庸置疑。如果这个项目能够入驻园区,可能会成为园区的标杆项目,对我们后续的招商有很好的宣传作用。”
“好,我们一起努力促成合作。等项目签约了,我向颜总申请,照样给你俩基本的业务提成。”他俩乐呵呵地走出了我的办公室。
我翻阅完阿佑给我的资料,抬头盯着对面墙壁上的地图。姜老板!珠海?我同学袁领导不是说过,燕子也在珠海吗?
一0一
我把姜老板的情况编辑成短信,发送给了颜总。这也是一种工作方式,对层次比较繁杂的事情,口头汇报可能会条理不清、重点不明,给上级造成决策上的误判,应该以文字信息沟通较为稳妥。
上午发出的信息,颜总晚上才回复电话。他说:“我同意你的看法,如果这个项目能落户在开庆园区,将对我们在匀福市拓展新园区项目有着积极影响。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