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
给大宝的一套文具,用了1元5角。
孩子棉厚裤2条,用了5元和布票。
新鲜猪肉八毛一斤,买了3斤,用了2元4角和肉票。
豆腐八分钱一斤,她买了2斤,用了1角6分。
零零碎碎又买了些妇女卫生带、纸巾、牙膏牙刷、雪花膏等等,把买好的东西都塞进背篼里。
中午时分,到了镇里唯一的餐馆——国营大饭店。
现在没有收入,可心疼花钱了。
只买了一碗最便宜的阳春面,用了8分钱,就是净面条加几颗碎葱花。
面条是纯手工的,口感劲道有嚼劲,二两分量的面条对她来说刚刚好,很久没吃面条了,吃得津津有味的,身体也暖和不少。
心想等改革开放了,有了个体户经济,到时候她也可以做生意挣钱了。
饭后,在镇里逛了一会,川田镇面积不大,除了有供销社、成衣店、布店、书店、卫生站、国营大饭店、还有大会堂等等。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附近的十几个村庄的村民都会来川田镇里赶集。
也就年底,村民口袋里才有点钱。
生产队会在年底进行年终办清算。
所在的生产队收益越好,村民年底分到的粮食就越多,劳动的工分就越值钱。
她住的沙岭村是偏僻小山村,人口少,收益一般,扣去储备粮食,村民所分到粮食很少,工分钱也不多。
人口多,劳动力少的家庭过日子都很困难。
林秀一家在过去的一年里没有劳动力,她没有获得工分的钱,村里按人口分的半缸粮食,现在也差不多见底了。
临走前,她又买了30斤大米。
这里省点吃,可以够一家人吃一个月左右。大米一毛五一斤,用了4元5角和粮票。
后背的背篼已经装满了,她扛着三十斤大米,腰都直不起来,一边走一边停,艰难地走到镇街口的站台前,等待回去的乡镇穿梭大巴。
旁边也有不少同样是等车的村民,大家带的东西都不少啊。
等了半个小时左右,驶来了一辆红白相隔的简陋型大巴。
等有乘客下车后,她买了车票,跟着前面的乘客,一起走上车。
车里已经坐了不少的村民,车内早就没有空座位了。
她弯着腰,拖着沉甸甸的大米,在车中间过道,一点点往里走。
乘客一下多了,熙熙攘攘的,有鸡鸭的叫声,有挑箩筐的,背背篓的,挤得车内闹哄哄一片。
看来坐大巴也不容易呀。
在她身旁倏然站起来了一个高大的绿色身影。
他的嗓音低沉醇厚,“阿婆,你坐这里。”
“哎呦,谢谢你,谢谢。”
站在前面的七旬阿婆连连感激道谢,抱着麻袋坐在他原来的位置上。
绿衣男人把胸前的双肩背包放地上,伸手拉住车把手,快要一米九的高大个头,像一座山一样杵在她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