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捕风捉影的传说的极尽想象。
是以,就出现了长着一对翅膀的石狮,或在石狮子头上饰以云纹或火焰纹。
以传统的装饰手法突出地表现石狮子威武、强健和凶猛的气质,如此显示其无限的神威。
这一类石狮,只是东汉时期工匠想象出来的臆造品。
即便如此,也得以广泛流传。
甚至,这种风格延续到了汉魏六朝。
一直到隋唐时,才有些许改变。
此时佛教盛行。
佛道之中的狮子,犹如佛之护法。
昂首挺胸,骄视一切,狞厉中见温驯,气势恢弘而稳重,是威严与宁静的统一。
且此时,由西域传来狮舞。
所谓狮舞,乃是鞭策真狮子!
真狮的大量传入,使狮子在人们眼里成为了真实的猛兽。
石狮子在造型上,这才完全告别了虎之形体,彻底摒弃了神秘色彩。
肩上的双翼、头上的饰角和身上的花纹不再出现,一改过去那种拘谨、冷漠、神秘的气氛,胸部高高突起。
渐渐地。
石狮,前肢直伸,狰狞威严,雄健洪浑,屹立不拔。
尽显威严。
而到了宋元时期,分裂割据、外族入侵的残酷现实使往日豪情难以为继。
虚幻的夸耀被抛弃,世俗的幸福成为唯一的追求寄托。
石狮虽传承下来,但却少了唐时的威严庄重,多了一分温驯柔情的世俗之风。
此时的石狮挂铃铛,悬绶带,飘彩巾,吊红缨,体积也日渐缩小,不再使人望而生畏。
虽到了明代,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了有改善。
但腐烂的心,早已在每一个人的胸中根深蒂固。
即便是石狮子,也再也不复往日的风采。
石狮雕刻,不再是一个神圣而又充满艺术的事情。
反而成为了工序化产物。
每一尊石狮,都完全一致。
失去的,是当初的灵动。
没了灵魂。
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件死物。
到了清代,随着海外国家的不断冲击。
国人的心早已腐烂殆尽,偏偏却又不甘下堕。
人,哗众取宠。
狮,亦是如此。
洋狮大量涌入,冲击着华夏本土石狮文化。
工匠们妄图挣扎,石狮造型趋向纤细、玲珑。
造型种类空前丰富,雕刻手段千姿百态。
妄图在造型上复兴当年的石狮热潮。
可惜,此时的石狮神韵不足,精细有余,多有头大脚细之嫌。
人,早已失去了精气神。
手下之物,又怎可能赋予灵魂?
兰家祖宅门前的这一对石狮,饱经风霜,屹立不倒。
但也仅仅只有其形。
当中的“灵魂”,早已不在。
也就这年份,还值得多看两眼。
比乾隆还要再早点。
进了门。
入眼便是一个一百多平方的大院。
院中气氛有些凝重。
一切的源头,皆是最前方的那座祠堂。
兰家祠堂!
祠堂之中,此时已经有十几号人。
其中,有三人正端坐祠堂之中。
年纪最小的一个,看起来也足有七十岁了。
而年纪最大的两个,最起码得有九十多岁。
“大爷爷!三爷爷!”
“大哥!”
“我们来了!”
兰根生立马上前,神色尊敬。
兰正阳也是立马跟了上去,朝着两位年迈的老者喊了两声“大老太爷”“三老太爷”。
这二人正是兰家主事的长者。
紧接着,兰正阳又看向最后一人,喊了一声“大伯”。
这便是兰根生的大哥,兰正阳的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