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不当皇帝(2 / 3)

历野获编》是明朝的一部野史,作者沈德符生于北京,祖父父亲都是进士和史官。

他少时入国子监为贡生,喜闻朝野故事,且同京中官员勋戚多有交往,得到大量的一手资料,后来才创作了这一部史料价值颇高的杂史。

看样子,朱翊钧是准备把史官从娃娃开始培养了。

不过,“送子观音”朱翊钧的名头正如日中天,朝中很多大臣觐见陛下之时都小心脏忐忐忑忑的,盼着皇帝大发神功,也让他们老蚌生珠。

某日,内阁议事,原本内阁是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三人,今年新增了马自强、申时行。

大家正唇枪舌剑呢,端端正正坐着的万历皇帝突然跟喝醉了酒似的,一头就栽倒在地上。

“陛下……陛下……”

大臣们都吓坏了,赶紧喊了太医过来,手忙脚乱把皇帝给扶起来。

别啊,皇帝还没有子嗣,这要是驾崩了,就得潞王那小兔崽子登基为帝了,大明亡矣!

好在不过一会儿,太医都还没赶过来,朱翊钧就悠悠然转醒,先是两眼失身呆了半晌,而后啜泣道:“高先生没了……”

大家面面相觑,哪位高先生?

高拱?高肃卿?

先帝还是裕王的时候,高拱也是裕王府的讲师,跟彼时还是孩童的小朱翊钧也是早早认识的,但……不至于吧……

众人的脸色都意味深长起来。

尤其是张居正和冯保,两人迅速交换了一下眼神。毕竟六年前可是他俩联手、把高拱赶下了内阁首辅的位子,才有如今的权倾朝野。

小皇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在敲打他们么?

好家伙,真是翅膀硬了。

十几天后,消息从新郑传来,高拱果然去世了,而且就在七月二日,皇帝晕倒那一天。

张居正:……

总之这消息后来不胫而走,朝中很多人都知道了。

“皇帝难道不仅是送子观音,还是个神算子?”

说起来,对于朝中文武大臣,生不生儿子倒也不太重要了,还是自己能再活多久更要紧一些。

小皇帝的身影,在他们心中顿时又更高大了。

“看不出来。”静修啧啧,“装神弄鬼的还真有一套。”

真的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去年从使团回来的人基本都放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了。

“李如松回铁岭老家挖煤开矿搞钢铁了,给咱们东北军工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赵士祯不干鸿胪寺了、去了军器局专职研发火器,时常得跑去东北出趟差。”

陈实功留在太医院,李化龙则被派去戚继光麾下做参军。

赵南星、李三才暂还回原部门,徐光启、张简修是年纪太小,算是后备人才。吴中行、赵用贤他们四个被拆分去了各个通商口岸。

预计快的话今年年底、迟则明年年初,安排第二批使团,主打采购业务,出国大笔花钱。

毕竟现在不花钱,以后赔款给列强还是一个样,还不如现在给花了、至少咱痛快不是。

而首辅张先生在忘我工作的过程中,发觉小皇帝有点儿不太对劲,他居然……开始尊崇道教了……

“什么?!”

张居正脸都要气白了,在嘉靖道长手下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全都涌上心头。

青词……丹药……甘露……

简直就是噩梦……

当天,张居正就严厉责骂了皇帝朱翊钧。可惜此朱翊钧非彼朱翊钧也,十五岁少年的身、三十社畜的心,绝对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

张居正就算骂的再狠又怎样,有上辈子他那些领导骂的狠、骂的花样多么,至少他不敢骂自己的爹妈祖宗吧。

哎呀、左耳进右耳出、听一听就过去啦。你骂你的,我要是听进去一个字、就算我输。

修道那都是修长生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