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要盖房子,所需材料已基本凑齐,但还有很多杂事要办。第一条就是手续。
江宁先写了一份申请,大意是说,由于知青点宿舍太过拥挤,他自愿住到崖上棚屋,但棚屋四处漏风,冬天不利于人们居住,他为了再干五十年革命,必须要保持健康的身体。他准备自力更生,自己建房。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他已经打好了泥胚,找好了人手,大队也支持了旧瓦和木头。他为了报答组织,在此声明,房子建好后,他只有居住权,没有所有权,以后等他返回家乡,房子归大队所有。特此写一份申请,请队长盖章签字。
陈大山认的字不多,就让陈壮给他念了一遍。
念毕,陈大山一脸无奈:“小江,你这孩也太谨慎了。村里那么多人盖房子,我也没见过谁还写申请的。”
江宁说:“我是知青,跟村里人不一样。”他是个外来户,在村里又没有宅基地。别看现在没人说什么,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还是提前把能做的都做了。
尽管,陈大山和陈壮都觉得没这个必要,但江宁坚持,陈大山只好盖章签字。
申请书一式两份,大队一份,江宁自己留一份。
写完申请书,江宁还给自己请了几天假,请别人给他代班。盖房子是大事,陈大山自然就准了。
接下来,江宁又去找村里菜园比较大的几户人家,像刘大娘家,王婶子家,家里人口不多,但菜园大,菜种得又多。他盖房子要管饭,提出从她们家买菜。
江宁先去的刘家,刘大娘就是大黄的主人家,大黄一看到他来,摇头摆尾的蹭上来。
刘大娘听说江宁的来意后,爽快地答应了,但提到给钱,她坚决不要:“这一下雨,菜就疯涨,根本吃不完。我没少送街坊邻居,一点青菜,哪能要钱。”
江宁坚持要给,刘大娘故作生气道:“我说不要就不要,我收你那点钱,别人不得笑话我?”
江宁见此情形,决定入乡随俗,决定以后再用别的方式还这个人情。
刘大娘笑眯眯地说道:“你啥时候需要菜,自己去菜园子里摘就行,想摘多少摘多少。”
他又去王婶子家,情况跟刘大娘家差不多。
江宁这下欠下了两份人情。
接着,他又买了二十个鸡蛋,两只公鸡,人家来盖房子,总不能全是素。
一切准备就绪,李守信带着他的临时建筑队就来了。
他们熟门熟路,干起活来又快又好。
村民们有空也来帮忙。
江宁负责跑腿、协调和做饭,陈大娘王婶子主动过来帮忙做饭,帮江宁减轻了很多负担。
等到开始盖房子时,大家说,用砖头打地基比较好,没有砖头怎么办?凑?你家几块,我家几块,大队倒塌的旧房子旧仓库又派上用,大家挑拣了一些好的拿过来。江宁的房子就成了下半截是砖,上半截是泥胚的房子。地基一打好,房子盖得飞快,两天过去,四面墙就垒了一人多高。
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说笑,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江宁心中感激,更加用心地给大家做饭。
第一天午饭的主菜是小鸡炖蘑菇土豆,由于人多肉少,每个人只能分到两块肉。但这毕竟是荤腥呀,只有过年过节才有的吃。众人吃得是满面红光,意犹未尽。
对于盖房子这事,江潮也想帮忙,他碍于自己的身份不敢来,江潮的爷爷不知从哪弄来了一条五斤多重的大鱼送来。
江宁收到这份重礼,有些过意不去,老胡却劝道:“给你就收下,江潮爷爷感谢你对江潮的帮助,这孩子总跟你在一起,比以前开朗了许多,要不是不方便,他都想亲自来谢你。”江潮是个孩子,跟江宁来往,大家不怎么在意,要是江潮的爷爷也跟他来往,怕是对江宁会有不好的影响。
江宁想了想,收下了,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