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推荐大学士韩爌为内阁首辅……”
“臣等,附议……”
“臣等,反对……”
“臣推荐大学士成基命入内阁……”
“臣等,附议……”
“臣等,反对……”
“臣推荐礼部右侍郎钱谦益入内阁。”
“臣等,附议……”
“臣等,反对……”
“臣推荐户部左侍郎杨一鹏为户部尚书。”
“臣等,附议……”
“臣等,反对……”
“臣推荐刑部右侍郎李觉斯为刑部尚书。”
“臣等,附议……”
“臣等,反对……”
“臣……”
对于这种争权夺利,排除异己的事情,就属东林党最为活跃,在他们看来,如今魏忠贤已经失势,东林党做为魏党最大的敌人。如今也算是大赢家,怎么也得拿下几个内阁名额,六部也得拿下几个尚书,这样才说得过去。
天启年间,魏忠贤深受天启皇帝信任,天启皇帝利用魏忠贤控制朝堂,天启皇帝还和魏忠贤坑了东林党一把,把他们东林党打击得剩零星几个人也就罢了。
现在崇祯皇帝新皇登基,魏忠贤没有了依靠,整个魏党都分崩离析,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刻意地压制着魏党,开始整顿魏党,剪除魏党党羽,彻底铲除魏党也是早晚的事。他们东林党当然要乘势反击,最好一击致命,能把魏党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永让魏党世不得翻身。
而对东林党的提议和举荐,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原本魏党的骨干成员,朱由检留着这些人就是干这的,给东林党找麻烦,避免东林党一家独大。
如今的旧魏党和东林党是死敌,东林党把握朝堂大权,肯定就要打击他们旧魏党,现在东林党力量还没恢复,一旦东林党势力大涨,早晚要清算他们旧魏党成员,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东林党这些人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绝对不会顾忌什么同僚之谊,肯定是无所不用其极,要铲草除根彻底扳倒他们的。
最可怕的事情是东林党人一个比一个嘴毒,他们肯定会把旧魏党人都搞得身败名裂,这在古代,读书人、文官们爱惜自己羽毛,要留下千古骂名,可比杀了他们还痛苦。
朱由检就这样静静的看着,朝堂之上各朋党官员大力推举自己旁系顶替空缺。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崇祯现在甚至还觉得有些有趣好玩,看着一群七老八十的老头子,这些腐儒平时讲什么仁义道德,道德仁义,现在为了争官位,争得面红耳赤,吐沫纷飞,就差满口的国粹了。
事实上,党争是帝王的“术”,是帝王掌握国家政治的手段,一个相当有抱负有能力有作为的皇帝,既不会让一党独大专权,又不会让朝堂陷入无限制的争斗影响朝廷工作效率,而且还会让朝臣忠心耿耿,留下勤政治国,选贤任能的千古美名。
如果真的出现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朋党出现,整个政治生态就会失衡,那么皇帝就会被架空离死不远了,对待文官这些知识分子和士绅阶层,要学会分化瓦解他们的力量,让他们互相争斗不休,才能保证皇权的稳固。
可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这种制衡力量永远陷入内卷,虽然可以加强皇权,但是又削弱了整个国家机器的运作效率,整个国家陷入内卷深渊,啥事不干了,光顾上党同伐异打嘴炮了。
而一个机智的帝王,一定要把握这其中的平衡,既要利用争斗维持自己的“皇权至上”,又要避免这种党争扩大化,出现“立场大于是非”,影响国家的政治运转。
真正的“千古一帝”都是合理处理朋党之争,把朝臣玩弄于股掌之中,还让朝臣感激戴德留下美名的帝王!
按照史料记载,崇祯皇帝也勉强算得上是个有能力的君主,可惜朝廷为东林党把持,崇祯皇帝想改制却困难重重,不得不反复启用宦官来压制东林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