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王侯这样想,其他的世家大族之人也会感到恐惧,他们由此对当今天子刘宏感到失望。纷纷再想其他出路。
这时尹端又开口对吴咏询问道:“吴侍读能不能想些办法,段颎此人其实早已投靠了王甫,此次必定全心全意为其办事,若是郑、董二人被屈打成招,渤海王危矣,社稷危矣,到时一切悔之晚矣。”
尹端作为一方太守,又在边疆地区厮杀多年,自是知道这次王甫诬陷渤海王事件若是成功,将会导致多么可怕后果。到时有可能整个大汉也将会失去民心。
吴咏摇
头道:“小子如今不在天子身边,也是有心无力,渤海王被诬陷一事,只能听天由命了。”
此时他的力量尚且弱小,为了一个渤海王,与宦官们翻脸,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他也不想尹端等人失望,于是又开口说:“接下来,我将会渤海国一趟,看看有没有转机。”
说着,他不由叹息道:“只要渤海王能咬定没有谋反之心,王甫就不敢做的太过。”
“但愿吧!”事已至此,尹端还能说什么?
对于渤海王刘悝,众人虽然同情,但也没有太过在意,实在是这人的名声确实不怎么好。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汉桓帝刘志的身世,以及渤海王刘悝的事迹。
刘志是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当年汉顺帝三十岁就去世了,临终立自己的两岁多的儿子刘炳为皇帝,这就是汉冲帝。
汉冲帝年幼由梁太后掌权。汉冲帝也是三岁夭折,这次梁太后选择了汉章帝的长子刘伉的曾孙刘缵做皇帝,这就是汉质帝。当时刘缵只有八岁,所以仍然是梁太后执政。而之后刘缵指责梁冀为跋扈将军,导致梁冀毒杀了刘缵。这才选择了刘志当皇帝。
按照辈分,刘志是刘缵的叔叔,和汉顺帝刘保是堂兄弟关系。
刘志的父亲是蠡吾侯刘翼,刘翼死时就将爵位传给了刘志,之后刘志又将蠡吾侯的爵位封给了自己的弟弟刘悝。而这时渤
海王刘鸿去世,刘鸿就是汉质帝的父亲,他只有刘缵一个儿子,他死之后渤海国相当于废除了。
于是刘志就把自己的弟弟刘悝封为渤海王,让他继承刘鸿的产业,以延续刘鸿一脉,对刘鸿一脉祭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志对自己的弟弟刘悝还是非常照顾的。
但这个刘悝并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上下钻营,拉党结派,成天跟一些地痞流氓混在一起,于是北军中候史弼就给汉桓帝刘志上了封密信,讲了刘悝的问题。
信中是这样写的:“我听说帝王对于亲戚,虽属至亲,也要用威势相示,虽位居尊贵,也要用法度相禁。这样,和睦之道兴,骨肉的恩情舒畅。从前周襄王放纵他弟弟甘昭公,孝景皇帝任梁孝王骄傲自大,这两个弟弟都由于宠爱,最终导致悖乱,周有流亡之祸,汉有袁盎遭刺杀之变。
我听说渤海王悝,凭借自己是皇上的至亲,依靠皇上的偏爱,失去了奉侍皇上的大节,有不遵守法制傲慢之心,在外聚集一些剽悍不法之徒,在内饮酒作乐,没有节制,出入无常,与他在一起的人,都是一些言行不一致的人,有的是家庭里不要了的败家子,有的是朝廷里放逐的臣子,一定要发生羊胜劝梁孝王求汉嗣,伍被劝淮南王谋反的变乱。州司对他不敢弹劾纠察,傅相不能尽匡辅的责任。
皇上深于手足之情,不忍阻止他,恐怕这
样发展下去,危害更大。请把我的奏章公布,晓示百官,使我能够在朝廷明说他的过失,然后皇上下诏公卿平处其法。法决罪定,然后皇上下不忍加刑之诏命,我还固持己见,再少加处罚。这样,圣朝没有损骨肉之亲,勃海仍享封国之庆。否则,怕大狱一兴,使者相望于路,就不可挽救了。
我的职务是掌管禁兵,防备发生非常事变,知道藩国的情形,这是干犯至戚,罪不容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