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蔡睦及侄子蔡谷各对视一眼,两人顿时明白其中的意思。
只见蔡睦呵呵笑道:“兄长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兄长如今闻名于陈郡,太守大人几次征辟,皆是看重兄长的品学。现在更是连司空府也发来征召令,可见兄长的才学在洛阳也是有名之人。兄长一直潜心治学,岂不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洛阳太学闻名天下,更是天下学子聚集之地,兄长既有教授学生之意,何不去洛阳走一趟,见识一下天下的才俊。”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蔡邕,又继续开口道:“愚弟听闻当今天子亲自点名征召了一个十二岁的稚童为天子侍读,这人名叫吴咏,据说是整个天下人都称赞的神童,不仅诗才无双,而且听说还神游过太虚,在太虚中曾听到仙人教授经学,甚至还默写出二篇半《尚书》佚文,连当今的五经十四博士,都亲自为其作序,想亲自收其为学生而不得。”
蔡邕听完,有些心动了,他酷爱收藏书籍,《尚书》佚文对他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尤其是他还听说,如今的太学院有一种刊印仙法,可以将数百卷《尚书》书简刊印成薄薄一册。
这种书册他还有幸在圉县一位蔡氏富人家里看到过一次,当时他看过之后,十分震撼,喜欢得不得了,简直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
本来那位蔡氏富人想送与他,但是当他听到这册书籍是富人花费数万钱,还托关系找人才得到的,蔡邕便息了心思。
所谓君子不夺人所爱,他若是接受了如此贵重的礼物,将来还不知如何偿还此等大义。
但是他是真的想要这册书籍,如今听到蔡睦的话,心中顿时升起一股冲动,不过转念一想,又有些泄气,自己的家财可支撑不起这样的折腾。
这时蔡谷突然开口道:“听闻这次兄长能被司空府征召,谏议大夫袁滂出了不少力,为此他还特意去求了汝南袁氏的袁逢,兄长可勿要辜负舅父大人的一片心意。”
说着,他又叹气道:“伯父去世得早,伯母也是忧劳成疾而过世,她老人家在世时,时常担心兄长一家的生活。就是病逝前夕还记挂着兄长今后的生活,更是拜托舅父大人对兄长日后给予关照。伯母此举,当真是令我等汗颜啊!这次谏议大夫袁滂为兄长争取到如此机会,若是白白放弃,只怕伯母泉下有知,也会对兄长有怨言吧!”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陈留袁氏与汝南袁氏。
要说袁氏的起源,时人都认为来源于舜,其后人辕涛涂是袁氏的鼻祖。在《汉国三老袁良碑》上写着:厥先舜苗,世为封君。周之兴,虞阏父典陶正,嗣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初氏父字,立姓曰袁。
秦末乱世时,袁氏先祖曾避难迁徙至河洛一带。汉兴之后,又迁回故乡陈地扶乐县。
可以说,自汉代开始,陈郡袁氏才是主脉,汝南袁氏也是从陈郡迁徙出去的一支。
不过汝南袁氏,自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如今袁逢和袁隗位列九卿,汝南袁氏可谓是显赫于世,门生故吏也是遍及天下,朝廷中,汝南袁氏更是成为官吏集团中的首脑人物。
而与汝南袁氏想必,陈留袁氏就有些暗淡无光了,除了袁璋将家族从陈郡阳夏县迁居到扶乐县,再无有名的人物显名于世。如今的谏议大夫袁滂,在朝廷中也是独木难支,因此他为了明哲保身,对各种势力都不得罪,对任何事情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简直把自己活成了一个透明人。
蔡邕其实也有些明白舅父袁滂的用意,如今经过蔡谷这么一提点,他眼眶立刻有些湿润,声含哽咽道:“你们不用再说了,我去洛阳应召就是!”
蔡质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等蔡邕发泄一小会,众人都上前安慰几句。
最后还是蔡质拍了拍蔡邕的肩膀,叹息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