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23(1 / 4)

梁岘君告别了薄海,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她心里宛如大风掠过的湖面,不能平静。她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薄海提出的那些问题,工作程序该如何改?改好了或是改坏了,事关情报系统的体制能否向前迈一步的大问题,一定得慎行。不管怎说,要想法“涉水渡河”,决不能被滔滔的河水给吓住,阻挡住,她决定尽快召开专家研讨会。

专家都到齐了,会议在梁岘君的主持下开始了。她讲到:“今天把大家请来只讨论一个问题,怪异讯号问题。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了。总部首长在等我们的结果,下面的同志也在等待我们拿出解决的办法。如果这个问题今天我们解决不了,我相信最终也会得到解决的。因为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将来终会有人攻破难关。要是这样的话,那就显得我们这些人无能了,无颜见‘江东父老’,更无法向我们的子孙后代交待啊!我们这代情报人决不允许一个不明讯号被我们逮住了却又不能确定它是属于哪个国家,哪个单位,在什么地域使用的事存在。同时,我们也清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关键是科学滞后,没能掌控最先进的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的步伐;倘若我们不能快步迎头赶上,那我们将会处处被动,难以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甩在后面……”

梁岘君讲话后,薄海紧接着发言。看上去他今天精神很好,信心十足地阐明了他曾向梁岘君建议过的主张。最后他说:

“我还有个不成熟的建议,就是重新调整部署整个情报网点,采取在其他兄弟单位已建成的网点基础上,变他网点为我所用。说白了就是借窝下蛋。我们派人员,带设备,利用他们的基地设施,除业务外,一切由他们代管。这样做,我们可以节省时间,节约经费开支。不过,实施这个计划,需要借助上级的力量,征得上级首长的同意和支持,最好能再行文下发,拨些设备,我们配备人员就可以立马开展工作。另外,最关键的,要求多装备4401B型自动测向机,这关系到新网点的技术水准问题。如果开端起步低了,一来以后升级会更麻烦;二来也无能力和世界上高端技术相对抗。目前就我部装备状况来说,4401B型机只有六部。这也形不成重叠多网点布局,至少再争取装备十几部,这样才能构成战斗力,才能增加攻坚取胜的系数。不过,4401B型机正处在试用阶段,上级未必能如我所愿。”

按照薄海的设想实施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个体调整调整的问题,其所需设备、资金…还要改革多年形成的体制,没有总部的尚方宝剑是搞不成的。与会的专家们畏首畏尾,谁也不敢妄发感慨。是啊,一旦搞好了还好,万一搞砸了怕追责牵涉到自己,就个个小心翼翼缄口观望不语。

专家中有一位五十来岁,中等个儿,国字脸庞,剑眉大眼,体态肥硕的副总工程师郑志。郑总是位定向设备专家,而且又是4401A型B型机的研制发明者。郑志出身一个中层资本家家庭,他曾留学英、日、美三国。一九五四年秋从美国回到祖国的怀抱。他在国外从事机械(谍报工具)设计工作,回国后先在某部707研究所就职,一九五八年春被派往苏联考察学习,他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特工设备知之甚多。他性情耿直古怪,性子急爆易怒。在薄海讲话后,他见大伙都“抱着葫芦不开口”,责任感促使他又沉不住气了。他端起杯子呷了口茶水,清了清嗓子(这习惯性动静,是他要放炮的前奏曲),只听他说道:

“各位同仁,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研究解决难题,面对困难却束手无策,作为一名专家难道不觉得脸红羞耻吗!当然,眼下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准还赶不上先进发达的国家,和他们相比我们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要追赶。有距离就是有距离,不如人家的地方,就是不如人家,这不承认不行啊。我作为研制设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