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好呀,咱有段日子没见过哩,您来这儿看医书吧。”
宋绵竹说着话,眼睛朝书架角落又瞥了眼。
那里正是她刚才放书的地方。
姜大夫走过来却没应答,嘴里还在念叨着:
“手术?恩,手术,这书里说得,不正是手术嘛。”
宋绵竹心一下提起来,忙站起身,貌似热情喊道:
“姜大夫,我啊,宋家丫头,您不记得了吗?我二哥跟三哥的病,都是您给瞧的。”
那么大个人站着,还像是怕看不见,张牙舞爪凑到人身前。
她顺势瞅了眼老头手里的书。
《民间医术收集录三》
书封上的名字看着眼熟啊,可不就是她写上去的嘛!
这刚送过来的书,便被人发现,也忒快了点吧。
她还想着慢慢来,等被人发掘后,再从中引导一下,让孙勉领着人弄个科研小组啥。
哪会想到,半路杀出个姜大夫。
“记得,老夫去过你家。”
当大夫的,估计没记性不好的。
尤其是宋家,病症一个比一个稀有,忘了谁也忘不了他家。
姜大夫方才不过是在想事,才没有注意到小姑娘,此时回过神来,也没忘记问正事。
“丫头似是对手术一事颇为了解,可否跟老夫详细说说?”
宋绵竹挠挠脸颊,尴尬笑笑:
“我了解啥呀,全是书里看来的,喏,您不正拿手里嘛。”
医学系统形成极为复杂,她也不敢乱来,只敢抄些当下能实施的医术。
只能说,比大晋现有医术略强,但不至于形成两套体系。
那样才是过犹不及,凡事总得有个过程。
例如,治个感冒发烧的方子,用药精妙实用,见效佳,药材还普遍易得。
或是,失传已久的针灸法,以及精细的人体穴位表。
天知道,她为了画个小人图,废掉多少张纸啊!
这一册上,记载的几乎全是药方,及一些特殊病例,以作参考。
二册,则是大杂烩。针灸法,药浴方子,药膳原理,甚至是跟医术无关的土法子。
就那种,以前喜欢写在日历上,供人上厕所翻看的生活小妙招。
什么鸭涎化刺,憋气止打嗝,酒精物理降温……
反正啥实用,她往里填啥,再往外延伸点内容,给人以继续研究的空间。
三册就有点与众不同啦,说是医术,更像是民间游记,全是由一则则小故事组成。
譬如,谁谁谁某年某月,去山上砍柴,不慎砍伤胳膊,后包扎止血,夜间却突发高烧,丢了性命。
而与他同行者,也是受了伤,但这个人了,比较讲究爱干净。
包扎前,先是清理伤口,用利刃挖去烂肉。所用之物皆用热水烫过,刀刃亦用烈酒擦拭去污。
虽然此人疗伤过程中十分痛苦,事后疼至晕厥,但一夜睡到天亮,啥事也没有,几日后便活蹦乱跳。
以此类推,用浅显的小故事,引出外科手术,以及过程中最重要的消毒!
古代不是没有过外科手术,只是他们不懂得消毒呀,事后因并发症而死的案例,才是多得让人咂舌。
宋绵竹为此费劲脑细胞,头发都薅掉了一大把。
小儿脱发,说起来都是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