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
从贾谊的《过秦论》可以看出,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开创一个新纪元,离不开秦国历代君主的呕心沥血。司马迁在《秦本纪》中详细的介绍,所以我们这里不再重复,这里只介绍“六世”是哪“六世”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为秦始皇扫六合铺平了道路?
秦孝公:变法图强,锐意进取
人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无非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向困难低头,自生自灭,另一种是迎难而上,绝境重生。
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黄河和崤山以东有六个强国,秦孝公与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悼侯,韩哀侯、赵成候并立。从严格意义上讲,“战国七雄”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在中国版图上争雄争霸。
秦孝公接手的秦国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烂摊子,秦国经历了自秦厉共公之后的几代君王,政局不稳,而魏国趁虚而入夺取了河西地区,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继位后与魏国讲和,迁都栎阳休养生息,想要收复河西失地,可愿望还没达成就去世了。
秦孝公即位后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富国强兵,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商鞅变法”
卫国人商鞅听闻秦孝公颁布推贤令,便去投奔秦国,准备大展拳脚,商鞅在秦孝公宠臣景监的推荐下,终于见到了心心所念的秦孝公。
商鞅畅谈富国强兵之策,秦孝公听得热血澎湃,决定在秦国进行变法,变法谈何容易,古往今来变法者不少,成功者却不多,还没全面推行新法,就遭到甘龙为代表等人的反对,这就造成了战国时期的名场面,“商鞅怒怼守旧派”。这场辩论的结果是,甘龙等守旧派被怼的哑口无言,为后来变法做足了准备。
一、立木为信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原因就是害怕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他在集市南门外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而且还颁布
(本章未完,请翻页)
告示说“有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集市北口,给他十两黄金”
百姓们感到很不可思议,如果当时我在现场也感到很奇怪“这怕不是个二傻子吧,搬搬木头就给十两黄金,怎么可能”可人家就是这样做了!
商鞅见没人敢搬,于是又加码,又发出了一个告示“有能搬动的给50两金”从10两提高到了50两,俗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个大汉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集市北口,商鞅立马给他50两金。就这样商鞅变法的舆论工作完成了。
二、两次变法
守旧派说服了,百姓信服了,于是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商鞅大刀阔斧的在秦国进行了两次变法,秦国一下子“支棱”了起来。商鞅变法的大致内容:
1、连坐法
2、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4、废除井田制
5、推行县制
6、迁都咸阳,统一度量衡
7、编订户口,实行人丁税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非常深远,可见要强国必须变法,变法成功的前提一定要有一个雄君明主的支持,在后来的北宋有个叫王安石的宰相,也去变法,至于成功了没有,以后再说!
在商鞅的帮助下,秦孝公收复了秦国被夺走的土地,可惜的是秦孝公二十四年锐意进取的秦孝公病重去世,嬴驷继位,也就是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合纵连横,东出函谷!
在2013年播出的《大秦帝国之纵横》讲述的是秦惠文王时期,纵横家游说诸侯的战国名场面,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秦惠文王上位初,做了一件令人寒心的事:“车裂商鞅”并“族灭其家”其实这不能全怪秦惠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