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小公爷> 第645章 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5章 要钱给钱,要粮给粮(2 / 2)

面,都是帝王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

于是乎,朱元璋手起刀落杀了一批考官和复核官员,连同这一届的状元,也送到了菜市口。又亲自上阵策问,录取了六十一名北方人。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蔡姓老者!

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浙东集团的很多官员受到牵连,要么被送到了菜市口砍头,要么被发配边疆,可以说浙东集团元气大伤。

洪武二十七年的科考,蔡姓老者就想做这件事,但当时的大环境不允许,只能往后拖延了一届。为了尽可能的让主考官员录取南方士子,蔡姓老者就利用了当时的主考官刘三吾。

刘三吾这个人,为人慷慨坦荡,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

这种人,说好听点,就是正直无私,贤良方正;说不好听点,就是脑子一根筋,容易被人利用。

在阅卷时蔡姓老者买通了一些抄卷官,让他们在抄写北方士子的试卷时,增加一些犯禁之语,亦或者错别字。这样北方士子就会被踢出一甲和二甲的名单中。因为一甲和二甲都是留在京城的六部中行走,三甲“同进士出身”的人,都是外派到地方做官,左右不了朝廷政策。

在后来复核阅卷时,蔡姓老者更是买通了挑卷人,让他们选了一些文理不佳的陋卷给复核官员。

虽然通过一系列操作,把南方士子有惊无险地送进了六部,但对朱元璋搞出了南北榜,也让蔡姓老者感到心惊,因为他很清楚,一旦南北榜成为制度,那么南人想主导朝堂的打算就会落空。

所幸,转过年来,朱元璋就驾崩了,这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南北榜就此搁置,直到朱高炽上台后,才旧话重提,把科考取士的比例定在了南六北四。

要知道,每一次皇位更替,都是一次洗牌,朱元璋的继任者朱允炆,身边围绕着很多江南士族的人。

果然朱允炆上台之后,不负蔡姓老者所望,开始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些南方官员。

在黄子澄、方孝孺这些人的劝说下,朱允炆降低了江南地区的赋税,没有继续推行南北榜,这些巨大成果让江南士族振奋不已。

然而好景不长,朱棣起兵靖难。

为了维护朱允炆的统治,江南士族倾尽一切支持朱允炆,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如果朱棣上台,到时候皇位发生更迭,那么朝堂上的各种势力必然重新洗牌,朱棣肯定重用靖难武勋,而不会重用南人……

于是乎,但凡朱允炆开口,江南士族是绝不含糊,要钱给钱,要粮给粮,他们只希望朱允炆能够打败朱棣,继续坐在皇位之上,为江南士族谋福利。

万万没想,朝廷的军队居然败给了靖难军队,这让江南士族无法接受!

朱棣上台后,以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为首的建文帝核心人员,全部被送上了天,导致江南士族在朝堂上的实力,又是元气大损,大打折扣。

这些人思来想去,把朱棣能得天下的原因,归结到了梅殷头上。

为什么?因为建文四年,朱棣带兵长驱直入攻打南京时,梅殷带领朝廷仅剩的四十万大军北上,陈兵淮安,抵挡朱棣的大军。而朱棣打到扬州时,梅殷却按兵不动,放任朱棣进攻南京,导致建文帝失败,生死不明。建文帝的失败,让江南士族投入的无数粮食和白银和物资,都打了水漂……

梅殷背这个锅,一点都不冤,毕竟当时如果他能出兵的话,可能会改写战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