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的师父,算出了他的打算,所以提前告诉李景隆了……
“臣多谢陛下信重。”李景隆面带感激之色,恭恭敬敬的朝朱棣行了一个礼,说道,“臣辞官并不是因为周王和郑尚书攻讦臣,而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
“岐阳王的遗愿?”朱棣一听愣了一愣,眯着眼睛,死死盯着李景隆。
饶是李景隆是朝堂老鸟,也被朱棣的眼神吓出了一身冷汗,当然李景隆的面色,并没有大的变化,这个时候,就是飙演技的时候了,就看谁能飙得过谁。
“也是太祖皇帝的遗愿!”深吸了一口气,李景隆继续说道。
“太祖的遗愿?”朱棣听了李景隆的话,心里咯噔一下。
朱元璋驾崩的时候,朱棣还在来南京的路上,朱元璋死前见了谁?留了什么遗命或者遗诏?朱棣压根就不知道——因为朱元璋驾崩前几天的《起居录》都已经没了。
没想到这个时候,李景隆居然提出了太祖遗愿……
万一这个遗愿对自己不利,该怎么办?朱棣此时心中百转千回,有些惶恐无比。
“曹国公,太祖有何遗诏?为何我等不知?莫不是你想假传遗诏?”郑赐也看出了朱棣的惶然,也能猜出朱棣怕什么,于是开口说道。
郑赐上来先给李景隆扣一顶大帽子——假传遗诏,这是把李景隆往死里逼。他的打算很简单,等过一会儿,李景隆说出太祖的遗诏,如果对朱棣不利,那就是李景隆伪造的,抄家灭族之罪!
反正郑赐今天配合朱橚,弹劾李景隆,已经把李景隆得罪了,双方已无缓颊的可能,索性就硬刚到底。
郑赐打得一手好算盘。
“哦!郑大人身为刑部尚书,就是这么胡乱断案的?呵呵,真是令我大开眼界……”李景隆的朝堂经验也不是盖的,郑赐主动找刺挠,李景隆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李景隆也明白,郑赐今天跟着周王朱橚弹劾自己,两人之间也是结下了死仇,肯定要分出个胜负来。
俗话说,打蛇不死三分罪,放虎归山害自家。李景隆打算今天一定要挖坑把郑赐埋了!
朱棣听了李景隆的话,皱紧了眉头。身为帝王,他的身份要求他,不能随便说话,只能居中平衡。
“本官如何断案,用不着曹国公你来评说……”郑赐被李景隆的话一激,老脸有些挂不住,怒道,“你有何凭据说本官胡乱断案?”
“郑尚书身为朝廷命官,说话行事当慎之又慎,一旦行差踏错,轻则失德误己,重则蠹国害民!”李景隆将调门拔高到蠹国害民,这无疑就是把郑赐逼到了墙角。
郑赐这个人,李景隆很了解,朱棣和自己有过节不假,朱棣和郑赐也有过节。
郑赐,洪武十八年中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以善待囚犯、百姓而闻名,后来母亲去世,回家守丧。守孝期满,出任北平参议,侍奉朱棣非常恭谨,朱棣让他往东,郑赐绝不往西。
朱允炆上台后,郑赐跟着齐泰和黄子澄,一起抨击朱棣有不臣之心,说朱棣的坏话;朱棣起兵后,郑赐还亲自出马,带兵到河南抵抗朱棣。
朱棣上台后,把郑赐抓到面前,问他,“我对你那么好,你为什么要背弃我?”郑赐以“尽忠臣之职而已”为由,搪塞了过去。
彼时,朱棣为了拉拢人心,假模假式地任命郑赐为刑部尚书。
在李景隆看来,大家屁股都不干净,都曾是朱棣的死对头,现在郑赐了获得朱棣的好感,拍朱棣的马屁,居然拿自己作伐,这是不可原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