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午的一家子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饺子,还是白面肉馅儿的,这是在他们日子过得好的时候都没有过的,也只有于大林和于二林在小时候有幸尝到过两回,时隔多年再次尝到,竟然有种感动到流泪的感觉。
苦夏跟他们拍着胸脯保证说,以后一定会天天吃上白面饺子,一直吃到他们不爱吃为止!
于大林他们都跟着笑,心里倒没当真,只觉得是娘在安慰他们,他们也在心里这么真切的期盼,盼着总有一天他们能过上连吃白面饺子都能吃腻的生活!
然而肯定不是现在,目前他们只想着红谷子能丰收,这样他们便再也不用担心挨饿。
下午苦夏没有先去自己家的地开荒,而是去了王家村村民们集体种植的那一块地,看看藜麦生长情况如何,看看村民们在种植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见藜麦苗长得虽然比她家的差了一点,但依旧长势喜人,这才放下心来。
这些村民们都是老农民了,根本不用苦夏过多担心,只是嘱咐他们千万不要给藜麦浇水太多,这藜麦就是抗旱的,要是浇太多的水,反而不好。
村子里凡是有劳动力的,都对藜麦格外照顾,村长组织村民们,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时间分好组,排好时间表来照顾田地,什么时候和谁一起浇水,什么时候一起除草一起施肥,这都是有安排的。
反正他们王家村绝对不可能有白白吃饭的,就连六七十的老人能挪上两步也要过来在麦田周围拔一拔好不容易冒出来的草尖尖。
这种大热的天长出来的草属是很少,所以在王家村里能有这么一大片绿油油的地方非常的显眼,老村长早就考虑到这一点,特意把这一片田地放在一处隐蔽的地方。
这么一大片绿色,在那些已经饿疯了的灾民眼里,那可就是食物!
他们有时比蝗虫还要可怕,扑上来根本就不管这些草叶子吃了会怎么样,只想填补此时的饥饿。
至于村子里的几户老赖,村长可不是什么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他不强迫人家,他们自己想饿着,那就让他们饿着去呗,别想白白从他这拿走一粒粮食。
这些粮食都是那些积极参与劳动的人辛辛苦苦一粒一粒种出来的,不可能白白便宜了别人,不然这些乡亲们的心可就凉了。
苦夏在翻地的时候,又把自己要打造新农具的事情提上日程,因为她手里的锄头彻底报废,其他人的也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况。
村里有个木匠,苦夏找到木匠跟他叽里呱啦的一顿交谈,并给了他半袋小米作为报酬。
木匠都是懂这些的,在听苦夏讲过风箱的原理以及样貌结构之后,很快就给苦夏做出一个她印象中的风箱来!
苦夏带着风箱徒步走到县里,王家村里没有铁匠,据她所知,临近的几座村子同样没有,要想打铁,必须得去县里边儿。
这县里原主没有来过,苦夏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但她会打听,一边走一边打听铁匠的所在位置,倒是找的也顺利,就是路人看着她手里抱着那么一个大木箱子都很是稀奇的多看几眼。
到了铁匠铺子,古铜色皮肤的肌肉铁匠打着赤膊,脖子上挂着一个已经发黑的毛巾,手里轮着大铁锤,正对着另一个手里发红的铁块敲敲打打,苦夏一眼就看出那正是锄头板。
苦夏拿着自己的大风箱直接说明自己的来意,铁匠并没有因为苦夏这些听起来有点鬼扯的东西而驱赶她,相反,他升起了好奇心,反正最近生意不是很好,试试也没有什么,他正好有点时间。
“铁匠小哥,你就试试这东西又不花钱,你要是试着好,俺这风箱都送给你了!你用过之后,保准炉子里的火烧的旺旺的!”
苦夏都这么打包票了,铁匠就更想试试了。
他按照苦夏说的,把风箱的一个接口怼在炉子上,然后用力拉动风箱的拉杆,果然炉子里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