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你有没有想谈男朋友?我有很多同学条件都不错的。” 车子一路行走,辛君也跟着开玩笑。 面对这个问题,宋檀还是那一样的万金油答桉:“谈啊,有几个备选啊?过段时间割稻子都叫过来呗,我看谁最适合我。” 辛君:…… 你那是看谁适合你?不如说谁适合你家稻田吧?再过两个月,是不是得看看谁适合桃林? “得,当我白问。我的那些个同学,不说别的,割稻子没一个能行的。” 于是他利索地换了个话题: “稻子到时候种二茬稻,是直接重新翻田插秧?还是把秸秆留着,直接长稻孙子?” 所谓“稻孙子”,是辛君老家的乡间俚语——就是割稻时,留长秸秆在地里,然后田里持续浇水上肥。二茬稻就会顺着原先的秸秆再长出来。 好处是方便省力,缺点是产量最多只有原来的一半,适合二茬稻种植时间来不及的。 宋檀摇了摇头。 她今年育秧都特意提早个把月,为的可就是产量足够的二茬稻。 “那样不行。” “那样种的话都不太够吃——咱们一家的饭量也太大了。所以过两天就得重新育种了,等秧苗长起来,咱们就正式割稻。” 地里的稻子如今青青黄黄,离成熟不远了。 说到饭量,辛三碗也不好意思吭声了。 天地良心,他在家真没这么好胃口! 一定是每天教乔乔太费脑子了——不是他能吃。 …… 皮卡车一路稳稳当当,赶在大伙下班时将将停在了菜市场。 宋檀刚下车,身边就围过来一大群人! 不过当先冲过来的,竟然是旁边辖区派出所里的人,手一伸就是一个巴掌张开—— “要5个?”宋檀好奇。 “不!”对面小伙一路狂奔过来,气儿还没喘匀呢,这会儿毫不犹豫:“要五十!” 离谱!!! 身后的大妈先不乐意了! 这一车瓜总共就一二百个,你张嘴要50,是不是都不管群众们的瓜啊! 再说了,瓜这么贵,要那么多干嘛? 感受到周围的死亡射线,小警察也无奈:“光我们所里就七八个人啊……” 谁家还没个亲朋好友爹妈媳妇的?算下来一人带5个回家都不够分! 宋檀也叹气:“你怎么不先在小程序预约呢?我都没准备。” 小伙子也很哀怨:“你小程序总共就上架150个,我还没抢到就没了。” 宋檀:……失策。 本来是留五十个给散客的,毕竟这西瓜贵,大伙儿买的时候也格外谨慎一些。 可谁让自己上回给所里抱了两个呢? 这不,尝到味儿了! 她想了想:“这样吧,你们要的真是太多了,今天真没有。不然先随便来几个尝尝,明天统计一下数量,我直接再给你拉一车过来。” “行!” 对方也爽快——不爽快他今天也买不走啊!就看身后群众的警惕就知道了。 于是这会儿在一车西瓜里挑了又挑,精准的摸走5个最大的。 看得身后的老阿姨一阵眼热,而后把自己的订单翻出来: “我女儿定的三个,要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