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了,免得路上照顾不周。”
“我,三妹妹、四妹妹,这样的话,加上几个粗使婆子,两辆马车便够了......”
徐徽的话才刚说完,便听坐在一旁的徐茵道:“既然是对祖母的一番孝心,哪里非得落下我和二姐姐。既然要出去,再多一辆马车又何妨。”
“咱们不是出去玩,而是给老太太祈福上香,纵是旁人见着了,也只会说老太太慈爱,姐妹们才这般孝顺。”
这些年徐茵日日在老太太跟前讨好,对老太太的性子也摸出了□□分。
老太太最是好面子,又喜欢做些彰显名声的事情,她这样说,老太太定会变了主意。
果然,徐茵的话音刚落,老太太便开口道:“茵姐儿说的没错,咱徐府也不是少那马车,便是一块儿去也是够的。”
“你们当晚辈的孝顺,府里的名声也好。”
老太太都这么说了,徐徽到底不好再说什么。
从老太太屋里一出来,徐茵便凑到徐徽跟前告罪道:“大姐姐莫要恼我,妹妹只是......”
不等她说完,徐徽就看了她一眼,道:“妹妹何须和我说这些,我哪里敢拦着妹妹尽孝心。”说完这话,就转身离开了。
徐徽性子虽好,却也不是一味的和气,她这一恼,徐茵便愣在了那里。
徐昭站在那里,没好气看了徐茵一眼:“母亲说的对,你也该好好学学规矩了。”
听着徐昭的话,徐茵咬着下唇,忍不住说道:“既是姊妹们,凭什么三姐姐能去,我和二姐姐却不能去。”
徐茵的话没说完,徐昭却是猜出她的意思来。
三姑娘虽记在三太太名下,却是从莲姨娘肚子里出来的。
在徐茵看来,左右都逃不过一个“庶”字。
不等徐昭开口,站在一旁的三姑娘徐佩就脸色难看道:“好好的提我做什么,左右我不去,只留在老太太跟前伺候,老太太总不会将我撵出来。”
“不若二姐姐也和我一样留在老太太跟前,老太太病着,身边总不好少了人。”
“也好。”
事情的最后,就变成了徐徽,徐昭、徐茵三个去上香。
作者有话要说:
☆、上香
转眼就到了十五,这一天天还没亮,徐昭正睡的昏昏沉沉的,大丫鬟连翘就推门进来,走到徐昭床前摇了摇她的身子。
自家姑娘贪睡,只喊是喊不醒的。
“姑娘赶紧起来吧,收拾妥当还要去给老太太请安呢。”
徐昭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半天才反应过来今个儿是要去上香的。出府前,要去荣欣堂给老太太请安。
古人的规矩,实在是严苛的很,一点儿水都不放。
半夏拿了一条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并粉色银纹绣百蝶度花上衣过来,给徐昭换上。
然后就有小丫鬟打了热水,伺候着徐昭洗了脸,又拿盐粒子刷了牙。
刚收拾妥当,便听到外头一阵脚步声,然后便是小丫鬟的请安声。
“奴婢给太太请安。”
徐昭一听,忙从软榻上下来,迈着小短腿跑到周氏跟前,软软糯糯的叫了声娘亲。
“起来了?”周氏见着自家闺女这一身打扮,满意的点了点头。
“娘叫人给你炖了粟米百合红枣羹,你吃了再去给老太太请安,别去了外头又饿了。”
周氏的话音刚落,薛妈妈就端着一个斗彩莲花瓷碗走了过来。
“姑娘快吃吧,凉了就不好了。”薛妈妈将碗递到了徐昭手中,又拿了勺子给了她。
“有劳妈妈了。”薛妈妈是周氏跟前得力的人,徐昭和她也很亲近,谢过后便小口小口喝了起来。
周氏在一旁坐着,看着自家闺女一会儿工夫就吃了小半碗,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因着昭姐儿当年是早产的,所以挑食的很,很多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