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西下,夏日的晚霞映红了半边天。
庙会持续了一天,到了这个时候,一些小摊小贩们,也都收拾收拾该收摊儿了。
夏小若和王琴,慧君婶她们也在张罗着收摊儿。
一个身穿蓝衬衣,牛仔裤的女人走过来,微笑着对夏小若说,“同志,我是扶贫开发小组的人……”
夏小若抬头看着来人,露出一记如释重负般的微笑。
忙了这么多天,终于,到了要交作业的时候了。
……
夏小若和王琴,林大军,慧君婶们一起,被带到了镇招待所里。
村长王跃进,主任张二柱,也都在场。
真到了开奖公布结果的时候,夏小若反倒没有之前那么期待和紧张了。
自己和村民们前期该做的努力,都已经做了。
就算扶贫小组的人给什么主任家投资办厂,她也无所谓。
能给不该投资的人投资,也足以证明扶贫小组的人眼光不行,跟他们合作也没什么意思。
反正现在村里的辣条生意蒸蒸日上,就算不靠外界投资,办厂扩大加工规模,也只是迟早的事。
赵德发,林曼,也都来了。
众人在会议室里坐下,扶贫小组的人,三男一女,都正坐在首位。
那个女人,夏小若见过,就是叫她通知,让她来这里开会的人。
三个男人,都穿着中山装,其中坐在中间的那个戴着眼镜,脸圆圆胖胖的,一看就是小组里面的重要人物。
并且,这个重要人物的心思相当深沉,因为从进来到大家都坐下,整个人都还没说过一句话,也没有对她,或者那边主任露出一丝丝情绪。
看似……还挺公平?
夏小若心里稍微有了点底。
在她观察扶贫小组的人时,扶贫小组的几个人,也在观察着坐在对面的一行人。
在请夏小若一行人来之前,他们已经了解过每个人的基本情况。
这时,其中坐在戴眼镜男人身边的人,咳嗽了两声,屋里安静下来。
他打着官腔说,“是这,今天叫大家来,你们应该心里都知道是咋回事。”
“做辣条,是个能让人赚钱的好生意,但是……
”
“这个生意到底能不能在全县发展起来,能不能带领咱县里的贫困户,一起赚钱,这就是要通过定点试点来试验,来考察。”
“现在!你们喜事辣条,和莲花辣条,就拿出今天盈利的钱!看看,到底哪家的盈利多,哪个就能被定为试点,由我们牵头办厂,扩大生产规模!后续我们还会给各种扶持!争取先培养出一个县里的辣条龙头企业!”
那人话音一落,赵德发就激动地领头鼓掌,感谢扶贫办同志们给他们机会。
发言说话的同志,也谦虚笑着跟赵德发客气。
两人目光交错之间,有那么些许意味深长的意思,被夏小若敏锐地捕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