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老宅,但人家可说了,你要是接了这个钱就搬出去住。五千金是不少,但是跟在刺史府住着,人家什么吃穿住行都管完了比,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这些年来,长房一大帮子人花了二房不止五千金吧,要是拿了五千金搬回老宅去住,以后可就别想让二房管长房一大家人的吃穿了。一年算下来可能钱够不上五千金,但是十年,乃至更多年了,他们长房可就亏了。并且在刺史府住着,出去还特有面子,因为他们可以坐着刻有萧家族徽的马车出门儿,有时候还有刺史府的卫兵随行,那份儿趾高气扬让他们觉得别人看他们的眼光都是带着敬畏的。要是出去了,他们还能有这种待遇吗?显然是不能。
这种账随便怎么算都是长房不搬出去会更划算。
周氏今日可真是转性儿了,以前黏黏糊糊的装糊涂,可这会儿却是变得精明起来了。敢情|人家是一文钱的便宜都不让她占那个孙子媳妇谢十五娘的。
这完全不在齐氏的考虑之中啊,情况太让她觉得意外。
所以她就瞪着眼看了周氏好一会儿,觉得自己完全不认识周氏了。
周氏这会儿心里有点儿高兴,她也觉得今天的自己跟以前的自己有点儿不一样。难道这都是因为来了与众不同的孙子媳妇的原因?她重新看向眼前站着的孙子媳妇谢妙容,怎么看怎么觉得谢妙容大方爽利。萧府的内宅里头,大多数的妇人的性子都是黏黏糊糊的,可能大家都随她这个老祖宗。讲究一个维持和谐的大家族,什么事情都讲究个面子,为了面子,就忍了很多事情,不挑破,不闹腾。这也才有这么多年来长房一步步的占二房便宜,到现在就跟抢匪一样了,人家看上个什么,想要弄个什么,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那讨要的态度之强悍,倒让那个长房像是萧府的正经主子了。这都是给惯的!周氏现如今有了这种觉悟。好像从谢妙容不卑不亢的反对齐氏开始,周氏一下子觉得醍醐灌顶,她的胆子变大了,说出来的话也不一样了。
好吧,像是刚才她说的那话,其实埋藏在她心里好多年了,但从来没有说出来过。
今日说出来后,她才觉得原来拒绝别人,特别是拒绝齐氏,真得是件好爽快的事情。看着眼前的齐氏睁眼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她更觉得暗爽,这许多年闷在心里的一口浊气可算是出了!
孔氏对于婆婆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觉得吃惊,她对于婆婆的了解可算是相当深刻的,自从她嫁进萧家已经超过了二十年,婆婆一直都是个黏糊糊的性子,对于长房的要求基本上没有驳了的时候。可今天,婆婆竟然驳了齐氏,虽然说话依然是慢条斯理软和的,但是那话说出来后,话里的内容可是相当让人觉得震惊的。
谢妙容也没有想到二房的老祖宗竟然这样说话,这么一来,她就是一文钱都不用拿出去了。因为她知道,齐氏是绝对不会愿意接受五千金搬出去的,那么那老宅自然是不用修了,而自己原先打算拿出来打发齐氏的三百金也不用出了。三百金说起来也不少钱呢,足够谢妙容跟萧弘两口子,外加她院子里的奴婢们,还有跟着萧弘的那些长随们,以及她请客送礼迎来送往花销一年多的。
接下来,就像周氏,孔氏,还有谢妙容预计的那样,齐氏笑着说:“那就暂时不修,暂时不修了,还是觉着这府里住着好,咱们两房人可以常常见到,在一起说话什么的挺好。”
齐氏说这个话的时候,脸上还是硬挤出了些笑容,只是那笑太僵硬,显得非常难看。
“既然堂嫂这么决定了,那我恭敬不如从命。”周氏笑道,她的笑又不同,而是舒心的笑容。
两相对比,孔氏和谢妙容量人觉得今晚她们刚吃了一盏冰碗子,嗖嗖的凉气冒出来,熨帖得很。
齐氏又讪讪地闲聊了几句,就起身告辞了。周氏起身亲自送出去,孔氏和谢妙容跟在周氏身后也走出去送齐氏。
送了齐氏回来,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