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听了阿萝的一番话,既激动又感激,在作坊中干活儿更是仔细认真,可没想到又过了几日,阿萝竟直接开口让她当这作坊的掌事。
宋氏厨下很是有几分功夫,阿萝曾问过她,这才得知她原先是京城的大户人家**来的,想来这好手艺应当就是那时练就的吧。
甜菜加工完毕,作坊便也闲下来了些许。阿萝这才与众人说到种地养果树的事。
这五十人大多都是农人出身,因此对于耕种一事向来都是信手拈来。有两份活计就意味着有两份工钱可拿,他们听后都十分乐意。
阿萝终于庄重地请出了她一直细心保管着的种子。
她跟随虎啸军一路北上,沿途收集了好些果蔬的种子打算在此处种植,加之从山下村带来的那些,足有十好几种。
当她小心地将罐子打开,有些眼尖的农人一眼便认出了他们熟悉的品种。
在气候片干燥的土壤中种植作物,发芽的几率要大大低于湿润肥厚的土,因此育苗便成了头等大事。
若是直接播种,种子埋下土里去后很容易就会腐烂在地里,可如果先浸种育苗,浸泡在水里的种子便会接收到发芽的指令,因此大大增加了出苗几率。
这些农人并未尝试过所谓育苗,皆听得云里雾里。待阿萝阐明其中原理后,他们好歹听明白了,觉得确有几分道理。
因此分发到种子的农户都纷纷照着阿萝的嘱咐,细心地操作,不放弃每一粒有可能发芽的种子。
种子分发完毕,阿萝便开始思考另外一事。
她来到这大西北已经数月,如今气温渐凉,待到冬季还会更加寒冷。
且如今这片地区虽说不至于干燥至极,可此地与江南的降水量完全不在一个可比的范围之内。
许多作物与果蔬虽耐旱,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需要水,耐旱一词的含义也仅仅是在缺水的环境下,这些植株不会枯死。
她种植的都是些需要收获果实的作物,若是土地长期干旱,必定导致产量下滑。
于是阿萝便思考着如何将后世的大棚技术引入此地。
早先在临江府之时,她就遇上过一位冬季卖茄子的大娘,她家地里采用的是用油毡布遮盖土地的方法以达到保温保水的效果。
但是阿萝却并不打算直接用油毡布。
油毡布一般在长途货运中使用较为广泛,为的是避免货物被雨水淋湿。因此市面上大部分的油毡布都厚重无比。
若是用油毡布遮盖田地,水分倒是保住了,可光照就成了大问题。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若是将田地用如此厚实的布遮挡,还容易造成植株烂根,大概率会导致后期地里什么都收不上来。
既如此,那么找寻到合适的遮盖材料便迫在眉睫了。
其实在古书中是可以找到些许关于温室种植的记载的。
《汉书》中就曾提到过,「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蕴火,待温气乃生。」
这便是温室蔬菜最早的雏形了,只可惜因为此种种植方法有违天道,遭众多大臣弹劾,终是没有流传下来。
眼下她的田地皆在露天之处,也不可能临时搭建屋庑,于是阿萝便带着几个人乘着马车回到了兰州府,想要在街市上找寻一番,看看是否能有所收获。
阿萝先去了篾匠铺子中订制放置在田间用于支撑遮盖物的弯顶棚。
那篾匠听阿萝一开口就要做上千个,直接傻在了椅子上,好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篾匠娘子在一边看得直着急,用胳膊捅了他一下,小声道:“你傻啦!快应下啊……”
篾匠刘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后却有些为难,“这……只怕要些时日才能交货啊……”
根据阿萝的描述,这棚子制作起来倒是不难,他们一家人齐上阵,每日少说也能做几十个,只不过要寻到如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