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目,眸子里,闪着锐利。
“陛下既登九五,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能一揽皇权,令朝中以新替旧,新政上令下达,满朝归心……”云逸唇角微微翘起,一字一顿,“臣以为,您这样的智计和胸襟,不会是这般,束手待毙之人。”
刘诩眉梢微挑,看着云逸。
两人隔火堆,对视良久。刘诩松下目光,垂目缓缓饮了口茶,笑叹,“云帅真是最了解朕的人啊。”
这一个大局,她是求生,不是求死。只是局势总在幻变,中间瞬息就有变数。她虽掌控了全局,只是连她也无法预计,最后被网在其中的,还是不是最初想定的那几个人。
刘诩平稳地坐在云逸对面,亲自将一盏茶递给云逸,微微翘起唇角,“云帅目光真锐利啊。”
两人相对饮茶,各怀心事。
好一会儿,刘诩道,“一路上,朕与扬儿讨论过子嗣的事。”
云逸抬目看她。
“朕,毕竟不姓刘。虽教养在皇家,终不愿做窃国的人。虽然不至于束手待毙,但最终,仍是要归政的。”刘诩淡淡笑了笑。
云逸眉动一下,她能想到这一步,倒是让一些人心安不少。
“敢问陛下日后想归政于哪位刘氏后裔?”
“人选有二。”刘诩言无不尽,“其一,户锦所出。他母族是皇室中人。虽是外祖,但幸好这是大齐,母族与父族的血统同样重要,他既有皇家血脉,朕当为他留一子嗣。无论男女,皆为储君。如果孩子天姿不俗,当是幸事,如果差了些,还有他父侍们,亦有云帅,到时,南军和北军齐心,当保大齐不致衰落。”
云逸笑笑,“理虽不俗,但血脉上,确有些牵强。”
刘诩不以为意,接着道,“其二,是废皇叔刘执所出。”
云逸倒没料到,一愣。
刘诩笑道,“废皇叔,被朕圈禁,在行宫里,美女环绕,这两年间,已经替他孕有子嗣。估计若他老当益壮,以后还会有。他深居行宫,子嗣血缘有目共睹,众人当无疑问。”
云逸感叹,没想到她早在平叛时,便想到了这一层。
“只是他罪责深重,无法再授封。有子,当过继给中宫。”刘诩淡淡补充。
云逸哑然失笑,好打算,却无懈可找。
“借腹怀子,朕深受其害,亦受其益。”刘诩牵了牵唇角,很涩,“谁说必借女子之腹,朕偏要借男子血脉,卫道士们,看稚子临朝,中宫听政,当没话说了吧。到时,朕卸了任,也算是一身轻松,也不欠他刘家什么了。”
她把话说尽,侧过脸,呼吸难平。
云逸亦沉默。眼前这女子,身形单薄,面容坚定。虽贵为一国之君,却连身世都追溯不着。亲生父母,亦扑溯迷离,她竟是如此无奈的人。
当下,他无法再说什么。
他是武将,不是诡谲的政客,他只看最直接的后果。只要大齐中兴,只要民众不再做无畏的牺牲。为着那高高在上的宝座,他不愿再看到杀戮成狂血流成河。她正是料到这一点。所以,他一出言试探,她便坦然认了。甚至许下了十几年后的还政。一席话,有理,有情,让人无法辩驳。
云逸一口饮尽杯中茶。
这一夜,她智计高明,以退为进,当是胜了。她不仅争取到了南军支持,而且还把大齐元帅拉到她的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