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审先喊冤,找打。”刘诩爱得不行,咬牙。
云扬抿唇笑,垂头。
虽是说笑,但刘诩亦认了真。她示意云扬坐下,正色问道,“扬儿,西北政事千头万绪,你为何独独首抓书馆。你屡次提到科举之事,是在直指前朝的官制的弊端吗?”
云扬抿唇,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扬儿只是尽一个西北辅政的职责……”
刘诩抬手止住他,“你在去西北辅政,可胸中装的是整个大齐的朝局,是秦地未来的走向……”
这话有些重,云扬知道刘诩不喜他过多过问秦地的事,垂首道,“臣侍逾越。”
刘诩摇头。云扬在西北兴书馆的想法,隐隐与当朝格局相对。现下六部重臣,皆是慎言门生。阁臣,也由慎言亲自选定。虽是经她首肯,但慎言在朝中亦可谓只手擎天的局面。
前朝大臣,一人独大,非福即祸呀。显然,慎言更有此忧虑。这些日子,慎言在前朝,言行皆更加谨慎,新开的府内,一个门客也未养。去岁开了恩科,选上来的三甲和英才们,慎言一个也未收入自己门下。这些就已经表明慎言的态度,也不能不说他这是在用行动向自己表明心迹。
不揽权,不贪权,不专权……
可他这些做法,达到的效果却很微小。朝中,慎言权势,如日中天。而他的忧虑,也一天重似一天。
同样道理,慎言已经在前朝独当一面,同样有治国之才的云扬,就不该再出现在朝堂。否则极易使朝局分裂出帮派,陷入无休止的党争中。
而云扬如今提出来的兴办书馆,直接联系到了科举。不出几年,朝中格局必会发生变化。仕林中人,会成为清流一派。势力渐大时,慎言的权利就会被抗衡。
届时,云扬虽然不在前朝,但毕竟是他主持兴的书馆。他二人极易会被认为是在争权,争宠,争高下。其实,不在其位,就不该谋其政的云扬是不利的。
“你早在迁秦人入西北时,就想到这个了?”那几个移民之地,都是云扬拟的方略中定好的。如今看来,他是早有计划。
云扬点头承认。
“还有什么没说的?”刘诩探头看他眼睛。
云扬眼睛有些雾气,抬目看她,“陛下说过,子嗣要嫡出的。如今中宫势弱,慎言大人又时时不安,皆因前朝格局不均衡之故。而且等陛下诞下嫡子,中宫大人必然重新掌兵……”
他抬目看了看刘诩,“……至少会重新掌一部分兵权。”他明白,刘诩是不会让天下兵权尽收云逸掌控的。这样,他的势就太大了,也不是好事。
刘诩点头,算是承认了。
“到时,慎言大人留在前朝,您必托以朝政,到时,辅佐幼主,也可交给他。”
这事刘诩倒是跟慎言提过。
云扬垂目,“恐臣强主弱,慎言大人怎能不自危呢?其他阁臣又如何自保呢?朝中风气会向那一处发展呢?”
刘诩沉了好一会儿,叹气,“扬儿,你总是……哎……那日朕还说,慎言做事被动,须朕时时拿着小皮鞭赶着,才肯往前迈一步。”
“前朝的事,怀妊的事……我反复琢磨过。知道都是顶顶急务。但总想着,缓一段再着手处理……实在是……”
刘诩笑着叹了口气,笑意却达不到眼底。身为一国之主,却是天下最累心的人。时时刻刻算计,不能对任何人存一点私心,天下为公,却是皇上最大的悲哀吧。
“你比我冷静,亦比我……”刘诩沉沉叹气。她和云扬,同是宫里出生的孩子。都曾是储君。他们对事务的看法,惊人的相似和默契。就像她囚云扬在临渊。云扬一丝怨怼也没有。因为情形反过来,云扬也会对她做同样的事情。
君,是一国之主,从来不是一个平凡的人,所以,不能以平凡人的喜怒哀乐来要求他,看待他。所以,云扬看出她的纠结,看出她的动摇,看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