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会委屈。”
傅太后听罢展颜一笑,她不管他人是否心甘情愿,只要顺从就行,即使是亲侄女也不例外。
正事说完了,两人又顺着闲谈了一阵,莫不过于问了问傅家老太太的情况,话了些家常,等傅太后略乏了,傅衣翎方告退出来。
那边皇帝阴着脸回了乾清宫,方换下朝服,文书房太监曹全就将内阁及各部衙的折子送来了,皇帝心里正有气,整日处理这些琐事,更令她烦躁。每次送来的折子都经于孟阳过滤了一遍,重要的送入养心殿,无关紧要的就交给皇帝批阅。
傅太后虽花了不少心力培养皇帝,从小就让她跟在身边观政,及十三岁就开始处理些小事,可凡三品以上调令皇帝皆不可作主,关乎军国大事更勿得干预。
从朝堂上的羞辱,及选秀一事,皇帝越想越不是滋味,怒气一上来,一把推掉曹全呈上的奏折,那些折子瞬间撒了一地,曹全吓得连忙跪地磕头请罪,侍奉在一旁的秀荷也吓得脸色一白,忙跟着跪下来。
正奉茶进来的玉溪一来就见着这副情景了,她并未出言相劝,只是轻步走来,放下茶杯,默默无言地跪在地上一一拾起折子,待理好了,再次呈到皇帝面前。
皇帝本有些后悔,再怎么着不该拿国事当儿戏,于她来说是琐事,于万民来说便是生死大事,她讷讷道:“放在案上吧。”
玉溪这才起身,又对曹全使了个眼色,他心头一喜感恩连连,慌忙站起来将余下的折子一并递来,安置在御案上。
皇帝明白玉溪这是为曹全解围,索性吩咐道:“你们都下去,玉溪留下伺候。”
然后转身坐了下来,拿起折子批阅起来,心里本还有些烦闷,看着看着竟静下心来,认真审阅。折子上内阁多拟了意见,于孟阳等人为政多年,处事干练,票拟多为得体。为防失误,皇帝还是逐条看来,觉得可行地便提笔写了“可”,觉得不称旨的便落下“再拟”或直接批上处理意见,遇上御史弹劾的折子,皇帝有意敷衍便写下“知道了”等字眼。
不知不觉透过朱漆窗户落在地上的影子西斜了,午膳的时辰早误了,纵使发再大的脾气,皇帝照常一遇到国事便废寝忘食。
皇帝不看折子玉溪担忧,不吃不喝地看更担忧,她悄悄走了出去,吩咐御膳房备些热糕点来,放在皇帝跟前儿,可她一心扑在折子上,哪里看得见,眼见着剩最后一茬了,可张彬突然又奉着奏匣子来了,玉溪不免有些恼怒起来。
皇帝正看到刑部的折子,事关性命,她更加慎重,正在这时,却见张彬手里捧着奏匣进来,跪地道了安,皇帝瞥了眼,便道:“先放下吧,朕批完这本就看。”
玉溪再也忍不住,也顾不得皇帝在旁,嗔怪道:“张公公,您老儿得让皇上喘口气儿吧,这边还没完,您又巴巴地送来了,皇上这午膳还没顾得上用上一口儿。”
张彬也十分为难,皇帝的身子比天还大,若出了岔子,两宫太后那边怎么也交待不了,可事情紧急,他只能苦了脸连连告罪,“奴才实在该死,只是这是余大人临走前递上来的折子,吩咐奴才务必尽快送来,奴才怕误了事儿,就赶着来了。”
一听余良甫,皇帝本还低着头看折子,迅速在刑部尚书吴方基“秋后处决”的意见上画了个勾,放下折子,抬起头,招了招手示意张彬呈上来,又见玉溪陪着她着实幸苦了,心里有些愧疚,便笑着打趣:“你呀,别多嘴了,朕都不嫌累,你就别叫唤了。”
张彬会意,立即将奏折匣呈在御案上,玉溪见皇帝心情好转,也欢喜起来,再说皇帝勤勉她也是晓得的,哪又会多说什么,连忙走到书柜前打开中间的一个暗格,从中取出钥匙,又折回来,将匣子上的锁打开。
余良甫刚被革了职,这道奏疏必有什么交待的,皇帝敛了神色令张彬退下,亲自取出折子,待看完后,神色一凛,顺手将折子递给玉溪,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