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月脸色惨白,埋着头,许久才缓缓地说道:“奴婢……奴婢不知何罪。”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萧妃说道,“就算彩月曾经与那口技艺人生活过又如何?难道就一定要会口技吗?”
“萧妃娘娘入宫三年,在此之前,都生活在萧府之中,彩月是否会口技模仿,随便找一个萧府的知情人一问便知。”成青云胸中自有成竹,她向皇帝行礼,说道:“臣请皇上允许,再传一个人证。”
“传,”皇帝点头。
片刻之后,两名侍卫带着一位中年妇人入了殿。
那妇人微微佝偻着身体,诚惶诚恐、战战兢兢。被带入殿宇中央之后,跪伏在地上,一言不发地磕头。
萧衡眯眼,狐疑地看着这位妇人,帐帘之中的彩月缓慢地抬起头来,目光方才看清那妇人的模样,顿时惊恐无措地瞪大了双眼。
“皇上,臣妾不知……”萧妃正欲说话,突然被成青云打断。
“皇上,”成青云截断萧妃的话,立刻说道:“接下来臣有几句话想要问一问这位夫人,为不影响审问结果,还请诸位不要打断。”
皇帝蹙眉,沉吟片刻。
“皇上,”萧妃惊疑地望着帐帘外跪伏在地上的妇人,说道:“这是什么人证?这位妇人臣妾不认识,而此人又与中秋之夜的惨案有何关系?成大人莫不是想让人作伪证?”
成青云皱眉,轻笑,“萧妃娘娘多虑了,是否与案情有关,一问便知。何况,如何问,问何事,是由区区在下决定,审案之事,就劳烦萧妃娘娘不要过问。娘娘身体不适,还请多保重。”
“你!?”萧妃惊怒,愤然欲起,皇帝厉眼立刻扫过去,“萧妃,你既然有伤在身,便不要太过操心劳累。这案子错综复杂,还是让成郎中单独审问就好,至于其他人,若非刑部与大理寺官员,不要无端质问!”
萧妃双眼朦胧湿润,复杂地看着皇帝,轻轻地点点头。
成青云收敛凌厉正色,缓缓走到那妇人身前,稍稍蹲下身体,说道:“请你抬起头来。”
那跪伏在地上的妇人浑身颤了颤,慢慢地抬起头来,惶恐不安地看着成青云。
“你叫什么名字?”成青云问道。
“民妇贱名崔如意。”
成青云轻轻点头,“在此之人,你可有认识的?”
那妇人紧张地环视一周,又眯着眼睛看向帐帘之内,最终目光落在萧衡身上,定了片刻,才又低下头,说道:“民妇认识三个人。”
“哪三个人?”成青云问。
妇人将头埋得更低,颤声说道:“有萧都尉、萧妃娘娘,还有娘娘的侍女彩月。”
萧衡蹙眉成川,凌厉地迫视着那妇人,眼神锋利如刀。
“你为何认识他们?”成青云问。
“因为民妇曾在萧府伺候过萧妃娘娘,”妇人说道,“民妇曾在萧府待过将近十年,以往是伺候过萧夫人的,后来夫人让民妇去伺候娘娘,直到娘娘入宫为妃。娘娘入宫之后,民妇在萧府也没了多少活计,萧夫人体恤民妇年纪大了,这才让民妇出了萧府,回家养老,若是大人不信,可去萧府一问便知。”
成青云轻轻颔首,“那你自然就认识萧妃娘娘身边的彩月了?”
“认识,”夫人立刻点头,“那彩月,原本是个可怜人,大冬天的,被她爹爹拖出去卖艺,娘娘见她可怜,便将她带回萧府了。”
“你可知道她爹是做什么的?”成青云问。
“知道,就是演那种隔壁戏的,彩月跟着她爹,学了很多本事,会模仿各种声音,以往在萧府时,她还经常模仿好听新奇的声音逗娘娘开心呢。大家都知道她这个绝活。”妇人说起往事,有些感慨,似乎也没方才那般紧张了。
跪伏在地上的彩月面如死灰,蓦然间瘫倒在地,她绝望地抬头看着萧妃,萧妃呆怔地坐在床头,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