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八。
开封府,皇宫,御书房。
红彤彤的炭火盆,将整个大殿都给烘得暖洋洋的,丝毫感觉不到冬日的寒意。
赵德昭看了看火盆,又看了看周围关上的门窗,有心想要去开个门窗通通风。
不然万一要是出了中毒事故的话,这大宋朝说不定就要夭折在这里了。
看看现在御书房里都有谁?
当朝官家赵匡胤、晋王赵光义、宰相赵普、枢密使李崇矩、兵部兼户部侍郎陶谷等等。
可以说,宋廷最高层的人物差不多都齐聚在了这间御书房里了。
在一众的成人,甚至是老人之中,赵德昭的年轻面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没有任何人对赵德昭的出现提出异议。
但他已经死了,不是吗?
现在御书房里的这些人,又有谁会做那种没眼力见的事呢?
他们最多,也就是打量一下赵德昭,然后又看看年轻的晋王殿下。
坐在龙椅上的赵匡胤假装自己没有看到自己手下们的小动作,轻咳一声之后,便肃然的讲起来这一次叫众人过来的原因。
“我准备,来年开春便北伐。”
赵匡胤的话,让御书房里的众人都是一惊。
唯有宰相赵普满脸淡然,一副早就知道的模样。
这让本就处于惊讶中的赵光义又是心头一震。
“敢问官家,为何突然就要北伐了?官家定下的天下大计,不是先南后北吗?”
问话的,是枢密使李崇矩。
他的问题也是御书房里其他很多人的疑问。
早在周世宗时期,就定下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平定天下之计。
赵匡胤登基之后,也几乎都是一直在按照这个大方针在走的。
现在,怎么突然就变卦了,要北伐了呢?
赵匡胤对着王承恩一点头,王承恩便打下了一卷巨大的地图。
地图上,正是辽东地区的地理和局势分布图。
当然,上面的局势,还是赵德昭刚从辽东返回时的情况。
至于在这段时间里,辽东那边的事态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就算是赵德昭也无从知晓。
只有等到开春,渤海解冻,海路通畅以后,辽东那边的消息才能传递过来。
就是不知道,燕颇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了。
话说回御书房里,众人看着那张辽东地图,眼光好的已经看出了些许的端倪了。
不少人都是看向了辽东半岛上的,代表燕颇他们的那一小片红色。
“不久前,辽国的东京道发生叛乱,至月余前收到的消息,这一次叛乱,至少已经牵制住了辽国的十万军力。”
“十万?”
这个有些惊人的数字,让不少人都是吓了一跳。
平个叛就能拉出十万大军来,这辽国的军事力量实在是可怕!
赵光义有些不明白:既然辽国军力如此强大,那就更不应该去招惹辽国才对啊,大哥竟然还要北伐?
“是啊,十万大军。”
赵匡胤有些感慨的点了点头。
虽然他也明白这所谓的十万大军里,肯定是有一定的水分在里面,但十万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赵匡胤明白手下们在担心什么,于是他指着地图的北方,继续介绍了起来。
“以前,我们对于辽国的情报知道的实在是太少了。”
“不久前,我才知道,两年前,辽国北面爆发了严重的叛乱,平叛之战打了两年之久,最近才算是平定了下来。”
“然而这两年的仗打下来,极大的消耗了辽国的实力,再加上辽东叛乱,又吸引了辽国的大部分军力,所以此时的辽国,可以说是异常的空虚。”
陶谷看了看地图,发现上面的一部分内容虽然与自己读过的书籍有出入,可更多的东西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