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二十五年八月,定居在伽楞山的乌桓族人发动叛乱,没多久,他们便攻占了长河关。
这是自打乌桓族人归降以来,第一次发生的叛乱。
消息传到京城,满朝皆惊。
此时的玄羽卫统领赵无妨已经在天佑二十一年病逝,朝中再无良将。
边关将领中也无领兵大将。
李泽宇陷入了困境。
慕容礼却看到了机会。此时正是他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自打慕容礼知道自己的血脉以后,便从未有一刻对自己放松,虽说不能恢复祖上的荣光,可是也一定要有一番作为。
所以慕容礼刻苦读书,能文能武。
此次乌桓叛乱,正好给了他施展的机会。
慕容礼力谏李泽宇,“太子应该代替陛下亲征乌桓。”
接着,慕容礼又给李泽宇分析了为何让太子亲征。
第一,可以树立太子的威望。第二,可以让乌桓人知道陛下平叛的决心。
至于能否取胜,慕容礼也给出了答案。
必胜。
理由只有一个:乌桓势小。以一地对抗全国之兵,如何能胜?
对于慕容礼的自作主张,周耀乾非常不满。
“太子刚刚开始处理政务,此前也从未上过战场,如今让他直面乌桓铁骑,万一有个闪失,如何是好?”
“大人,这可是太子树立权威的大好时机呀。乌桓人虽然骁勇,但毕竟人数不多。现在是太平盛世,任谁妄动刀兵,下场不会太好。”
周耀乾盯着慕容礼,缓缓说道:“我看是你想建功立业吧?”
“大人说的没错。大丈夫哪能贪图安逸。即便太子不愿亲征,我也打算向皇上毛遂自荐。”
事已至此,周耀乾也只得同意。
九月,李泽宇下了旨意,由太子李健吾亲率玄羽卫征讨乌桓人。
在慕容礼的强烈要求下,李泽宇同意慕容礼随军出征。
大军出西京,一路西行,终于在十月初到达了边关。
此时的边关统帅赵无忧已经年届六旬,但仍然精神矍铄。
“殿下来此,老臣十分欢迎。只恨老臣年老体衰,不能为殿下分忧。”赵无忧满怀愧疚的说道。
“将军不必多虑,乌桓人不足为虑。玄羽铁卫一出,乌桓人必败。”太子出言安慰。
休整几日后,太子继续领兵前行。
太子为人隐忍,虽说早就成年,可从未向父皇提过任何要求。
若不是这次李泽宇有心让他参与政务,他还会待在宫中。
虽说一直未获启用,可是太子却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身为李家的子孙,他一直以祖父作为自己的标准。
这次上战场正好可以一了自己的心愿。
“慕容大人,你觉得乌桓人被平后,该如何处置他们?”
对于慕容礼,太子也是极为尊敬,毕竟是他力主让自己出征。
“殿下,微臣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番平叛后,正好可以将他们分散迁居,再不能让他们聚居在一起。”
“大人跟我的想法一致。让他们聚居在一起,终是心头之患。”
“正是。欣朝疆域广阔,外族人也有很多。现在臣服不代表他们一直这样。如果他们族中出现一位雄才大略之人,必然为祸我国。”
太子欣赏的看着慕容礼,也正是在这次平叛乌桓的战斗中,慕容礼的才华被太子所欣赏。
不出意外的,乌桓的叛乱很快被太子剿灭。李泽宇也采纳了太子的建议,将乌桓人打散,迁入欣朝腹地。
首战告捷,太子的声望得到了提高,想要投靠太子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太子一概拒绝。
太子清楚,这些人无非是想政治投机,为自己谋一个将来。
可自己的父皇春秋正盛,他怎么能允许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他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