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无恙带上谢礼去答谢何巧手。如果不是她送的那本《诸病源候论》,自己也不会这么快就创出针刀术。
何巧手也是非常高兴,对扁无恙获奖表达了真诚的祝贺。
两人相谈甚欢,越聊越投机,后来就干脆边走边聊。
走到药房后院时,扁无恙指着几个人不解地问道:“咦,这些人在此做甚?”
何巧手笑着解释,这些人是乌兰、白羊、休屠区来的病人,因当时病情较重,不适合每日里来往。另外还有个原因是他们所需服用的药物熬制比较讲究,开药给他们后回家也不一定熬得好。于是就干脆让他们住在这里,每日里由药房帮他们熬好药汤送去。
扁无恙低头沉思着什么。
何巧手忙问其故。
扁无恙说道:“医家有云:三分病,七分养。咱们看病抓药重要,但病人的调理也不可忽视。军中伤员甚多,你这里的做法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你说咱们能不能专门开一个调养所?”
何巧手眼睛一亮。
通过这些天对她这里“住院”病人的观察和对比,恢复情况比自己在家都要好得多。
药房都是些女孩子,比病人家属懂更多的医学知识,照料起病人来也非常细心,对病人的恢复相当有利。
市区军都是些保家卫国的勇士,他们受伤了,理应受到最好的照料。
不仅这样,如果有这些专业的“调养师”,军医的工作量会大幅减少。专注于诊断病情,专业水平也提高得快,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两人一番商议后,决定由扁无恙去申报建设一所军医馆。
军医馆内设诊断区、药房和住馆区。病情轻的,直接去药房取药回去;病情重的,那就在住馆区调养。
住馆区内的调养师,由何巧手帮他们选拔。
扁无恙的报告一上去,当天就批下来了,地址就在青二南医馆的正对面,取名青二北军医馆。
调养师的招聘也非常顺利,药房的女孩们听说可以入军籍纷纷报名,何巧手不得不又招了一批新的女孩子。
第一批调养师到军中后,军中的伤员有人照顾,加上士兵们身体素质好得病也不多,很快军医们都闲了下来。大家一商量,不如去青二南医馆那边帮忙坐诊,也能减轻一下迦叶大师的负担。
没想到的是,去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