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大家都很重视,不敢小觑,另一方面也有了一些经验,并没有很慌乱。
赈灾这事儿虽然要受苦受累,还容易得罪人,但是办好了不但是大功一件,而且易得民心,有意大位的几位皇子自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纷纷自请赈灾。
康熙瞧着跪在前面的老大、老三、老四和老八,并没有出声定下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反倒是问一旁安静呆着的太子:“太子觉得赈灾这事儿何人去办?”
太子爷刚刚不去争这个差事儿,是因为他早知道皇阿玛把这事儿交给谁都不会交给他,储君和君不过一字之差,皇阿玛近年来频频扶持直郡王他们,来平衡他这个太子的势力,如今自是不会把赈灾的事儿交给他去办。
不过,他自己不能接这差事儿,却也不想便宜了面前跪着的这个几个所谓的“兄弟”,包括表面上跟着他干的老四,有没有异心,他还是知道的。现在各方的势力正处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上,他还不想要现在就把这个平衡给打破。
太子爷不慌不忙的答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以为赈灾一事,事关黎民百姓,负责赈灾的人不单单要有能力,更要有人品,诸位兄弟之中,儿臣觉得论人品还属敦郡王。”
老十:这是在夸爷?!可爷不想去赈灾啊!!!
直郡王:呵呵,真会玩!
老三:爷人品难道就不好了!
老四:太子爷好算计!
老八:论人品还属敦郡王?!太子爷真会说笑!
太子抬出‘人品’来说话,大家心里都不是很能服气,不过碍于老十强大的战斗力,敢出言反驳的真不是很多,毕竟把老十给弄下去了,得这差事儿的又不一定是他们自己,如果是其他人,那还不如是老十呢。
不过,有这个想法的可不包括直郡王,他是康熙长子,在众兄弟里,势力仅次于太子,老三、老四、老八他们跟直郡王一比,不说是小虾米,但也算不上是劲敌。
直郡王可不觉得老十哪里比他强,人品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还觉得自个儿的人品不错呢,当然他不可能直白的说出去,“皇阿玛,儿臣以为敦郡王固然人品贵重,但经验不足,赈灾这么大的事儿可不能给敦郡王拿来练手啊,毕竟事关百姓的性命!”
有直郡王打头,再加上已经跟老十撕破脸了,老八可不希望这种刷名望和功劳的差事儿会落在老十身上,也跟着道:“儿臣也同意直郡王所说,还是派一个有经验的人去比较好!”
康熙冷眼瞧着下面糟心的儿子们,道:“老十觉得哪个人合适?”
老十可不想推荐哪个兄弟,他现在就想离这些事儿都远点,“回皇阿玛的话,儿臣觉得兄弟们都是皇阿玛一手教导出来了,能继承您的细枝微末于我们而言已是够用的了,所以无论是谁去都挺合适的!”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老十拍马屁的技能算是get到了。
“既如此,就由敦郡王主管赈灾一事吧。”康熙爷一锤定音。
赈灾的事儿定下了老十,尽管百官都知道这是多方角力的结果,但还是不可避免的高看老十一眼,不论是当初分封爵位,还是现在的赈灾这事儿,最起码皇上是信任和看重老十的,这就是众人的风向标,若不是为此,直郡王他们又谈何跟文武兼备的太子竞争。
这边朝会上的事儿还没完全传开呢,那边康熙四十一年的头一份圣旨已经送到敦郡王府里,给敦郡王府的大阿哥取名为弘旭。
这两件事儿加在一起,京城里又是一片哗然,敦郡王这不是要起来了吧?该不会也要加入夺嫡的行列了?
不过,老十跟宝玥已经顾不得这些舆论了,老十上朝以来,头一次接到这么大的差事儿,又事关那么多的百姓,老十现在一刻都放松不得,整天不是在工部,就是在户部,回到家里也是一下子就钻进书房去,府里的几个谋士也跟着忙起来了。
宝玥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