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食铺,他不想再种田了,分得的田地也给大房帮忙打理,得到的粮食就四六分。
而林溪村的二十亩田地和县城里的那个新买的商铺,都是大房的。
顾季山和老陈氏不想管家里的其他事情,他们留下五亩水田作为养老田,让大房帮忙耕种,他们只需顾着养好鸡,咸鸡蛋的收入就是他们老两口的,每年大房和二房还会给一定的养老钱。此后,三丫顾蓉出嫁,还是公中出钱。至于顾青平和顾青安的学费,就一直出到他们十二岁,之后就是由二房自己支付了。
顾二河和李氏相互看了一眼,想到顾青云是十二岁考上秀才,之后就不用公中出什么钱,于是也没借口反对,只能同意。
“至于我们手中的这点私房钱,到时肯定会平分为两份的。”顾季山想了想,加了一句,“那一百两是栓子的,不算在里面。”
顾青云听了,哭笑不得。
“还有,这头驴主要是二房在用,牛就留给大房,要耕地。”老陈氏补充道。他家的牛前几年生了头小牛,就给了顾伯山家,所以现在这头牛的所有权就是自家的。
大家都同意了。
最后,顾季山就把顾伯山叫来,大家签了一份私下的文书。
顾伯山虽然很惊讶,不过这毕竟是弟弟家的家事,而且有时候提前把事情都说清楚了,大家的感情反而更好。
果然,接下来,顾青云就发现爹娘和二叔二婶的感情更好了,大家都干劲十足。又因为二婶和二叔要到码头开店,一般会在县城过夜,几天才回来一次,所以家里的小孩都留给爷爷奶奶照顾,他们回来的时候就会特别好说话。
之前小陈氏还在私下念叨自己家亏死了,觉得这大半个家当都是他们大房挣下的,认为二房捡了个大便宜,但事情已经决定,她改变不了,顾大河也改变不了,就只能认命。结果现在一看,自己能当家做主,感觉很好。加上二房有意维持关系,想想毕竟是最亲的兄弟,要相互扶持,这才平复心中的不甘。
顾青云自己对这个分家的结果没什么意见,反正他现在自己能挣钱,去年过年的时候,书店的何林给了他一份大红包,足足有三十两,加上他每个月的稿费,和偶尔为考县试和院试的考生作保的保费,他现在的小金库已经达到两百两,要不是他每个月的纸张费消耗太多,还有维持人际关系的花费比较多,他能存下的钱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