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问了几句,流露出想做点事的想法。
刘协正中下怀。
他从诸葛亮偶尔的讲述中了解到,黄承彦一家三口的智商都不低,对百工之技也不排斥。
蔡家是襄阳大户,只要能赚钱的事,他们都有兴趣。黄承彦虽然不经商,以隐士自居,却也是个务实派,对有利民生之事一直比较关注。
这样的人不利用起来,未免太可惜了。
他这么给他们面子,有一半是为了说服他们,将他们变成自己的拥趸,而不是阻力。
太祖云: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要发动群众斗……世家。
——
马车停住,侍者上前,递上名刺。
王朗下了车,整理了一下衣物,看着面前半旧的门庭,长长地出一口气。
弘农杨氏一如既往的清廉,四知先生(杨震)的家风没有改变。
一会儿功夫,里面出来一个中年人,看到王朗,立刻露出笑容,快步迎了上来,大笑道:“景兴,你可来了。”
王朗愣了一下,觉得有些眼熟,却想不起是谁。
“足下是……”
中年人哈哈大笑。“景兴不认识我了?我是洛阳张武啊。”
王朗大吃一惊。张武是他当年求学时的同窗,但他印象中的张武是一个面皮白晳、举止优雅的书生,而不是眼前这个面皮微黑、说话大声大气的汉子。
“元重,你怎么……”
“随文先在北疆待了几年,沾了些蛮胡之气,让景兴见笑了。”张武一边说,一边拉着王朗进门。他的力气很大,步子迈得也大,王朗踉踉跄跄,几乎跟不上。
“元重,你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让我都不敢认了。”
“那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待会儿看到文先,你更认不出来。”
王朗暗自心惊,跟着张武来到中庭。一进门,就看到一个身穿窄袖胡服的老者站在堂上,对庭中几个掾吏厉声喝斥,声如洪钟,震得他耳朵嗡嗡作响。
老者看到王朗,脸色稍缓,挥了挥袖子。“都去做事,限期完成。完不成的就别来见我了,自免吧。”
“喏。”掾吏们应了一声,匆匆出去。
王朗看得心惊肉跳,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胡服老者就是杨彪。
“景兴,你怎么来得这么迟?”杨彪快步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王朗两眼,摇摇头。“这么瘦弱,水土不服,生病了?路上有没有遇到司空?他去山东传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