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用于寻找学宫中的农家弟子并随同学习,一部分时间用于耕作。
丹青在稷泽边租了一片土地种植陆地农作物,一种便是数岁,从人族的五谷到羽人的蜜树全都种植。
俗语有云,读书识字使人明目,也使人不接地气。
稼穑小人之事,君子不为也。
读书读多了,人不免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通俗点就是认不清自己是谁,觉得自己也是君子,不屑于从事稼穑小人之事。
学宫中能静下心种地的无一不是农家弟子,丹青这条特殊的鲛人自然引人注目,又因为丹青种植的作物大部分都给种死了,从学宫里挣的前有七成都花在了买种子上。莫说精通农事的农家弟子看得牙疼,便是读了点书不屑小人稼穑之事的人都忍不住指点丹青。
丹青俱都好脾气的听着,但从她之后的成绩不难看出,就是听听。
朔也没见过鲛人种地,再加上觉得丹青很有意思,隔三差五会跑来看看,倒是发现了丹青的与众不同。
种植作物是需要浇灌,但你浇水浇得也太勤了,不仅浇水浇得勤,还种得离水泽越来越近。
朔问:“你想培育能适应浓郁水源的作物?”
丹青道:“我想试试能否培育咸水里也能生长的作物,我不是说海藻,海藻也挺好的,但营养比之陆地上这些作物还是差了些。我食用谷物蜜果饭,三碗就能饱腹,海藻却不行。”
“但你现在多浇水都能让它们死。”
“所以还在尝试呀。”丹青道:“我查过了,你们培育的作物都是花了近万载的时间,我又没指望马上成功,只是想试试有没有可能,若是有,来日回到海里,我会骗....收几尾鱼苗做弟子,弟子再收弟子,一代一代接力下去,总能看到成果。”
你说的是骗几尾鱼苗吧?不过也很有自知之明,朔心说。这种事情只能靠收徒传承,无法靠血脉来传承,血脉能传承的只有姓氏,精神与意志的传承永远与血脉无关。
羽国历史上那位培育蜜树的先贤便终其一生不得子孙的谅解,明明才华出众,干点啥不行要将数千年的生命全都浪费在田野间?
虽如此,朔却一点都不同情这位先贤不得亲人的了解,因为史书已经明确记载了先贤的后续。
她收了一名弟子,弟子接力继续种了下去,师徒三代接力五六千年培育出了可以做为羽人主食的蜜树。不需要同情与此有关也无关,那位先贤将自己所有家产都给了没有血缘的弟子当实验经费,一个钱都没留给有血缘的后代们。
很显然,子孙虽不谅解,但先贤也没将子孙的不谅解放心上,给予这样的人同情是对她的侮辱。
“再种个三五十岁,这期间也种种水草,回头挑选好的去河流入海的地方和海草杂交看看。”丹青道。
“我觉得你一定会如愿。”朔揉着发红的眼睛道。“太有章法了。”
“我当然会成功。”丹青自信道,见朔还在揉眼睛,忍不住问:“你没事吧?最近时间你眼睛越来越红了。”
“无事。”
“我感觉你现在的模样有点像我在启都时听说过的古妖发/情期。”丹青好奇的看着朔。“返祖产生的古妖也有发/情期吗?”
朔无言。
丹青继续道:“你也别憋着,发/情期是古妖的自然生理,你要憋着可能憋出毛病。你若是看不上短寿的人族,学宫里不还有一个你的同类吗?”
朔道:“我没事。”
“你有心上人?”丹青问。“那你还不去找他,还在这做什么?”
“我没有心上人。”
丹青茫然了,那你是要闹哪样?
“我不喜欢这种被生理本能控制的感觉。”
丹青恍然,虽然都会发/情,但古妖和鲛人不同,鲛人时发/情的感觉也就比人族看到美丽的异性时的感觉强烈一些,不想也很容易保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