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干得真的很不错。
禽畜养殖一旦规模上去了,很容易就生病,一病就是一窝,所有禽畜都得倒霉。这种病死的禽畜,要么扔掉,要么吃掉,前者舍不得,后者舍命。
因而长久以来都是散养,氓庶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养几只,不容易生病,哪怕病了,损失也不会太大。禽畜养大了也有去处,或进贡给封地上的贵族,按着规矩,封地上的氓庶每年都要向贵族进贡肉食以维持贵族的肉食需求;或卖掉,有专门的人向氓庶收禽畜卖给不是贵族,不能让氓庶向自己进贡肉食,但又有能力吃肉的大户人家。
某种意义上,分封制下,帝国的禽畜养殖已经形成了它自己的体系。
虞司这些年研究养殖,已经摸索出了大规模养殖的不少经验,传播到民间后也产生了不少的良性作用。
比如豚,因为地广人稀,官府鼓励养豚的缘故,民间已出现一个新职业:牧豚人。
像放牧牛羊一样放牧豚去吃地里种的牧草,这样养出来的豚虽不如豚圈里的豚出栏快,肉多,但胜在数量多,一养就是一大群,能提供大量的肉食。
稍微有点不尽人意的便是豚肉的味道实在是一言难尽,但有辣角和姜,只要放得足够多,还是能起到改良口味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比起肉好不好吃,当下的人们更在意能不能吃上肉。
大夫食豚是礼乐体系下的规定,侧面说明了一件事:豚不是底层氓庶吃得起的东西。
肉都吃不起还挑剔肉的味道好不好,又不是有病。
虞正不可思异的看着辛筝:“不够吃?”
不讨论肉好不好吃的问题,辛筝治下这两年大部分人家每个月都能吃一两顿肉,若是服徭役,修路修水利筑城,因为是重体力活,辛筝给人吃得就更好了,两天一顿大肉,哪里不够吃了?
“如今大部分人吃得起肉只是因为地广人稀,很多荒地都被用来放牧豚羊,待以后人口增加,荒地改种粮食,就该变回逢年过节才能沾点荤腥的日子。”顿了顿,辛筝补充道。“也可能逢年过节也吃不上肉。”
虞正道:“即便九州之内无地畜牧,也还有陵光半岛,陵光半岛之外也还有炎洲,即便炎洲之外也还有八洲之地。”
辛筝从芥子珠里掏出两枚蜜饯,一枚递给虞正一枚自己拿着咬了一口,沉吟片刻。“你说得有道理,那人多到十洲之地也不够用了呢?何况十洲之地何其辽阔,我根本管不过来。”
疆域太辽阔也未必是好事,统治者被迫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镇压地方上去了,能够分给民生的少之又少。帝国现有的版图她不会放手,因为这是帝国几千年扩张下来的,丢了是对祖庙那一堆牌位的不敬,不能放弃,但更进一步的扩张,辛筝兴趣缺缺。
比起扩张,怎么管理好现下的疆域才是最重要的,不然疆域扩张得再辽阔,氓庶却过得一日比一日潦倒,一定分崩离析。
虞正愣了下,疆域太辽阔,中/央管不过来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然虞正也不傻,在辛筝大刀阔斧要干掉分封制的时候跟她说重启分封制,活着不好吗?故而耳朵自动过滤掉辛筝后半句。“十洲无地,那需要非常漫长的岁月。”
如今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有人能看到那一日。
辛筝不以为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哪怕自己看不到也要想想当如何。”
虞正只能问:“那王想要什么呢?”
辛筝道:“虞司能否培育出每年一定能怀上一胎,一胎三五只,十只八只不嫌多的牛种,一年两窝,一窝至少十二只,最多不介意二十四只的豚;一年两胎,一胎至少三五只,最多十只八只亦可的羊?”
虞正蓦然深刻理解了自己前头或请辞或调职的前任们,用尽所有自制力才没对辛筝脱口出粗。
每年必怀上,一胎三五只,十只八只不嫌多的牛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