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迁并非一派拍脑门就能出发去新地方的事,走之前还得将事情都交接好,避免自己走后出乱子,尤其是濁山姮本来准备拟定了许多的长期规划,刚刚打了个地基,后面的需要继续跟上,不然就太可惜了。
至于继任者到了以后会不会改,濁山姮有信心不会,迷糓郡不是什么大郡,想要干出政绩想要升迁,沿袭她的政策是最快的捷径,除非对方不想往上爬了,不然一定会沿袭。
即便继任者真的脑抽,已经尝到了甜头的本地人也会让人冷静下来。
交接完了濁山姮才带着一家子乘上了前往汜阳的船只。
按着辛筝定下的规矩,外放的官吏必须有直系亲属在都城。
城级的官,其父母得留在都城,子女则看情况,看得出来,辛筝对于人质的认知是父母比子女更有价值。
子嗣牺牲掉还能再生,操作得当还能用子嗣换个好名声,非常划算。但父母牺牲掉,不论怎么操作都一定会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关系到人族的传统价值观与血缘宗族核心纽带,哪怕是大义灭亲,灭旁的亲人还行,灭到父母头上也会为世所不容,这就很不划算了。
郡级的官,除了父母要留在都城,子女也要,当然,仅限于未成年的婚生子女,成年后的子女因为需要工作的缘故,不要求不能出都城,但不能离开直隶范围。
邑级的官,子嗣不论是婚生的还是非婚生的,只要是直系亲属全都要留在都城,一个都不能漏。
州级的官,自辛筝改制以来只一位,便是担任冀州牧的骊嫘,喜欢享受男女之欲,却无生育的念头,但同样是不育,与老老实实每年缴罚金的辛筝不同,骊嫘玩出了非常不一样的花样。
每年结婚。
骊嫘每年都会与一名中意的美少年,也可能是美青年,反正是老牛吃嫩草,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岁初与人结婚,岁末一定离婚,翌年岁初再与鬼知道认识几天的新欢结婚。
很显然,这位完全不具备参考价值。
濁山姮之前就该将彭生送去都城,但彭祖年纪太小,舟车劳顿,夭折在半道上的几率太大。
辛筝虽然要求人质,但并不想结仇,若是父母年龄太大,超过七十岁,七老八十还活蹦乱跳的武者与术士,便不必入都城;子女年龄太小,距离又太远,容易夭折在路上,可以缓一缓,待总角之后再出发。当然,这种对幼崽的待遇仅限于以下的官吏,到了邑这个级别,有父母,幼崽可以暂时推迟,无父母,幼崽必须送都城读书。
因着迁都没几年,辛筝允许选择在现都与下一任帝都之间择近而处,濁山姮也不太让彭祖小小年纪远行数千里,便仍旧选择了汜阳。
离开出生与生长四岁的迷糓郡彭祖一路上都焉嗒嗒的,想念在迷糓郡的伙伴们,怎么哄都没用,只能保证等他长大了还可以回来才好起来。
尽管要去汜阳,濁山姮走得也不急,沿途经常停一停让彭祖下船撒欢,顺便买份邸报。
邢地的叛乱已经被平,事情也查清楚了,是旧贵族与豪强们干的,反正邸报是这么登的,还报了下伤亡。
直接因为决堤而淹死的人超过五百,因为兵祸死得人超过万余,但兵祸最大的伤害从来都不是直接死的那些,而是间接的受害者,邸报对这些做了非常细致的描述,全是受害灾民对自身遭遇的口述,原封不动,一字未改。
虽然大部分篇幅都是给氓庶的,但也有一部分篇幅是给那些亡国贵族的,让人明白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因为亡国贵族们一点都不觉得自己这么做丧心病狂,死得不过区区贱民,复国以后颁布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人口自然就恢复了。若不能复国,这样的帝国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杀人诛心莫如是。
尽管被辛筝的做法开了眼界,濁山姮也没落下邸报上其它的情报,看到有关下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