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将花盆里的韭菜掐断,也不拿去弄熟,非常干脆的扔进了嘴里,嚼了两下便咽下。
他后悔了,祂不应该因为好奇而留下来想看结局。
将刚长出来的韭菜生嚼完后长河取出了自己用竹纸装订的手记。
手记上记载的是他来到元洲后的所见所闻与心得感悟,这已经是第三本,便是这第三本也已写了一半,其中大半都是最近三个月写的。
薪火台被围已五个月,刚开始时还好,至少相对宫城和薪火台而言还好,贵族都有囤粮的习惯,薪火台更是囤了足够吃二十年的粮食,而且因为坚壁清野的缘故,湟水盆地的粮食全都集中到了蒲阪。
然而诸侯联军也不是吃素的,先是修建营垒将蒲阪围得严严实实的,然后,对面的濁山侯来了一招惊人的毒计:她开始施粥。
冬日草木凋零,天寒地冻,哪怕是丰年的时候每年都有很多人冻饿而亡,何况战争时,死的人只会更多。
濁山侯的施粥做法吸引了无数氓隶前往投靠。
尽管公卿贵族们震怒不已,却也拦不住氓隶们为了一口吃的去找濁山侯。
濁山侯的施粥是有条件的,氓隶们吃了粥就要上她的船,去濁山国开荒,但到了濁山国后每个人都能分到一块生地。
所有人惊呆了,战争还能这么打的吗?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不可以?只要你手里有足够的粮食,而在大疫时人口损失最少的濁山国虽然在大疫时因为遍地封城的缘故损耗了很多存粮,但人还在,存粮消耗了可以再种,人没了,存粮吃完了就没了。
尤其是前几年濁山侯和周围不少国家打仗,许多贵族氏族在战争中绝嗣,濁山侯收回了大量的封地权力得到加强,推行私有制,给无地的庶民分了一块地,完全废除了井田制。
不需要再耕作公田和贵族们的私田,地是自己的,缴税之后剩下的粮食都是自己的,庶民的种地热情不要太高。
精心耕作和糊弄着耕作的收成是不一样的。
而且完全废除井田制也意味着原本已经开垦出来的私田都要缴税。
不讨论濁山侯这么干了后怎么活下来的这种问题,只看结果,濁山国如今确实很富。
但你再富又能支撑多久呢?
湟水盆地是帝国开发度最高的地方,再加上政治中心的缘故,人口不要太稠密。
长河和少数事不关己的人很好奇,然好奇心没得到满足。
濁山侯还没破产蒲阪的公卿贵族们便先坐不住了。
守城是需要人的,光靠公卿贵族们自己想要守住城是做梦。
对于被组织起来守城的青壮们,公卿贵族们还是很有脑子的保障了这部分人能够吃饱,但也只是这部分人,对于不能守城的老弱就是自生自灭了,能活下去是命好,活不下去是命不好。
青壮们与老弱是什么关系?
答曰:血亲。
原本没得选也就罢了,只能想办法从自己的口粮里偷渡给自己的家人,但濁山侯给了第二个选择。
对王的忠诚能和血亲的命比吗?
这是个好问题,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世上还是正常人多,而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选择后者。
无奈,公卿贵族们也只能慷慨的施舍给氓隶们更多食物,这才遏止了氓隶们成群结队投奔濁山侯的风气。但根据蒲阪的人口损失以及襄仪渡失陷后濁山侯将注意力放在了掳掠人口上,长河估摸着濁山侯可能已经弄走了超过三十万的人口,这还不算宁州那边已经失陷完全落入濁山侯手中的王畿西北。
长河很怀疑不论薪火台最终能否守住,濁山侯都已经赚回本了。
人口就是财富。
虽然没去过宁州,但长河同过往的商旅了解过帝国各个地域的情况,帝国整体而言地广人稀。
宁州哪怕是最繁华的两个国家之间都有大片的荒地,就不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