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叠。
青砖铺地,人口逾百万。
玄洲最繁华的城邑。
虽是细雨蒙蒙,却也因着是清晨,大街上随处可见摆摊卖朝食的摊贩。
古妖每日若只摄入肉食,至少要食肉一斤半才能维持最低的生存需求,当然,人的生活绝不可能真的只维持最低生存需求,更不可能只吃肉。
只吃肉不吃蔬菜会导致身体有体味是一方面,人体需要肉食,却也渴求植蔬。
曾有个古妖做过实验,只吃肉,不吃植蔬,最终的结果?
不到三个月看到绿色,哪怕是一根草都眼冒绿光。
论充饥垫肚子,植蔬、谷米远不能与肉食比,荤素搭配,摄入的植物谷米分量自然要比肉食更多。
一天下来实际上摄入的食物分量普遍达到三四斤。
自己动手虽然丰衣足食,但麻烦也费事,还不如街上找个食肆或朝食摊子买。
肉食也好,植物谷米也好,应有尽有,味道也比自己动手做的好吃。
会自己动手的,要么是自认为自己做的比职业的做得好吃,要么就是有钱有闲,闲着也是闲着。
有需求自然有发展,古妖境内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食肆的幌子。
不过今日比食肆更随处可见的是卖菊花的摊子,全是新鲜摘下来的菊花,在清明的细雨濛濛中显得愈发娇艳欲滴。
丹颉取出两枚刀币买了两束菊花,和弟弟一人一束拿着。
走到一个路口时忽然停了下来,青颉疑惑的看着丹颉。
“我答应了一个朋友带祂一起去祭拜先知的。”丹颉解释道。
“外族人?”青颉问。
古妖的墓地一般不允许外族人参观,但如果有古妖带着就可以破例,但这位参观者若在墓地里搞事,那么带外族人进墓地的古妖也得担责任。
迄今为止也没发生过什么事,古妖崇尚简葬。
所有人,不论是王还是平民都是一个墓葬规格:一副石棺。
人死后除了身上穿的衣服什么都不能带进石棺里。
觉得很简陋?
请瞅瞅南边那群地里长出来的邻居们吧,那才叫真简陋,人死后赤条条的埋土里,以为这就完了?
不!
无启会在尸体的嘴里塞一枚树木种子,左右手也各握一枚,避免嘴里那枚不发芽,三枚种子总有一枚能发芽的。
是的,无启拿同类的尸体给植物当养料。
理由非常朴实,植物生长靠的是土地给予的养料,而无启的躯体都是地里种出来的,植物落下的叶子会化为泥肥沃土地,植物死后,躯体也会化为泥滋养大地,无启也是植物,所以无启的躯体也应当用来滋养大地。
这足以让任何古妖三观炸裂的逻辑在无启却是主流价值观,当无启在纸莎草上写下第一个代表文字的符号时他们便已经这么干很久了。
任何传统延续的长度达到这份上都会成为真理。
比起无启,古妖对于身后事无疑重视多了,讲究事死如事生。
死的时候一定要穿着自己最好看的一身衣服,古早时候还什么花纹都没有,只是普普通通的白麻衣的寿衣愣是在文明发展起来被玩出了各种花样。
为了寿衣的样式能跟寿衣铺子撕扯很多年,不是为了价格,而是为了改,寿衣穿在身上必须特别好看,而智慧对于美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
最高记录是一位古妖从成年起便开始操持自己的寿衣,改了又改,不论怎么改都觉得不够美,折腾三千年后被所有裁缝列为拒绝往来户。
对衣服都如此讲究,对于自己死后要躺的石棺自然更讲究。
用石料做棺材是远古时留下的传统,最早移民到玄洲的古妖们心中怀着一丝丝来日杀回元洲,回归故土的希冀,因而在准备自己的身后事时想得甚为周到。
用精心挑选的能够保存很漫长岁月的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