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写字的缣帛上便是记在简牍上,前者贵,后者沉重且面积小。
因而人族著书写文讲究微言大义,别的种族哪怕不是同样的文字载体,著书也是差不多的风格。短则百十字,多则几万字,很少有超过十万字的。
超过五十万字的,帝国建立迄今为止一掌数得清。
最长的书《大荒纪年》当之无愧,从帝国建立初期就开始写,落笔者巫即殿,每隔六十年一更新,鬼知道它现在连载了多少字。
此书光是篇数就已经超过十万了,没办法,做为帝国最正统的正史,《大荒纪年》不仅记载上到王侯公卿下到贩夫走卒各个阶层的事,哦,还有奴隶,盗趾是帝国历史上在《纪年》里拥有自己独立篇章的奴隶,须知很多公卿贵族都没这待遇,普遍是在子孙后代中出了名人时捎带着提一下谱系时提到的,能不能有个名字都是个问题。
不仅记载各个阶层的人物事迹,它还记载人族诸侯方国们的事,当然,相对于整个帝国层面上的,给予诸侯们的篇幅要少很多,但再少,帝国六七千年的历史....字面意义上的积少成多。
曾经有人试图将《纪年》的所有卷都给收集齐全,结果....家财散尽,不是因为收集典籍把钱给花光了,而是为了修屋子和保存书把钱给花光了。
这也使得《纪年》的完整版只有三个地方有:巫即殿,玉宫以及蒲阪薪火台。
其次的是《山海经》,白帝时动用了大量的人力无力所著,记载了帝国境内的山川河流物产,因为对九州写得比较细,因而又名《九州经》,又因为其中连别的种族的地盘也有一些记载,将元洲智慧生物已知的天下范围都给收纳进去了,也有称之为《大荒经》的。
西荒虽然相对山东九州要贫瘠很多,但西荒也不是一开始就如今这般的,很久以前这里也是气候温暖湿润的好地方。
西荒也曾繁荣昌盛,城邑遍地,只是气候改变,海拔上升,最终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人走了,死了,但曾经攒的很多书都保存得不错。
随着太昊琰统一西荒,西荒诸侯公卿们世代相传的典籍自然也汇聚于金乌城。
找书自然不可能一个人,那样的话能找到多少书?
辛筝许诺君离,他的下属找到的所有书,她会按字数付钱,百字一枚两铢钱。
当然,如果书是重复的,那肯定没有。
辛筝彼时觉得撑死也就给她寻出个几万卷书,结果....
辛筝瞧着手里的清单。
君离是个妥帖的人,所有的书不仅分门别类的放在不同的屋里,也可以说是仓库,还给整理了个清单。
书的名字,字数,以及找到书的军卒的名字。
辛筝道:“怎么有这么多重复的书?”
“哦,那些书都是不同的人注解的。”君离回道。“虽然很多人读书学的都是一家注解,但我觉得你不会只想要一家的。”
“那是肯定的,兼听百家才能择其长处为用。”辛筝回道。
人族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资格著书的,而为前人的人作注也同样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资格。
普通人看了后可以写下自己的见解,但要将自己的注解成书就别做梦了。
不过即便如此,注解也引发了不少矛盾。
辛筝就知道有个史官写了一卷记载冀州中部长达五百年历史的书,后人因为注解的差异,让这卷史书的解读产生了四个主要流派,小流派那就天知道多少了,四个大流派都认为自己的解读是对的,于是乎....掐了好几百年,最终不掐了还是解读出四流派的那四个家族陆续在权力的倾轧中人工灭绝,四流派的注解流出,继承者因为是太过久远的历史,再加上四流派曾经掐架数百年,多少有些互相影响,这才能相对和平共处。
辛筝对此的看法是读书太少了。
读书不容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