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嬷嬷到底老道,沉吟道,‘我家主人是有几分信念的,见这样事情怎么也会帮扶一二,我们二人今日又碰巧路过这里,实在也有些缘分。’
小尼姑一听便亮了眼睛,盈盈瞧着老嬷嬷看。
美人儿这样子瞧人,更是增添三分美丽,实在是难得的佳丽了。”
讲到这里,付巧言便知这本是未曾经读过的,这剧情也着实有些暧昧,她略有些红了脸,却还是读了下去。
“小尼姑道,‘若是好心施主能略施舍一二,我们师徒两个定日日念经为好心人祈福。’
老嬷嬷略摇了摇头,问,‘小师父入庵几何?’
‘十五载也。’
老嬷嬷又问,‘小师父可曾有父母亲人?’
‘只师父是亲人罢了。’
老嬷嬷这次便笑,‘老身观小师父面相是个温和可亲人,只跟师父在这山上倒是孤苦飘零了些,不知小师父是否想多些亲朋好友,一家团团圆圆?也让师父能治病吃药,有个妥善照顾?’
小尼姑且听这话,倒是没懂,疑惑地望着老嬷嬷。
素心姑姑心急,抢道,‘我们家中有一孙少爷,年束发,自幼品学出众,只是姻缘一事实在坎坷,又只喜知书达理的佳人,便蹉跎了许多岁月。’
这一番说下来,小尼姑且是听懂了。
她一下子白了脸,恍然无措地看着二人,咬牙不语。
老嬷嬷拽了一把素心姑姑的袖子,上前笑道:‘且说小师父跟师父在山上,也是筹划不到什么好药来吃,不如先跟我们家去再做商议?我们家是有名望族,将来给师父供个庵堂也未尝不可。’
这一句却是说到小尼姑的心坎里。
她自幼便是师父养大,如师如母,如今师父重病,她也实在无能为力。
山下繁华她一概不曾奢望,只判师父能身体康健,长长久久。
然到底剃度十来年,若要还俗实在也是忐忑至极,‘只我出家日久……’
老嬷嬷忙笑道,‘这有什么妨碍,有发无发,有夫无夫,佛且自然在心,但孝却是已然尽了。’
老嬷嬷一张嘴,着实厉害了些。
小尼姑一愣,倒也不是全然不通俗务,只问一句,‘且是为妻为妾?’
老嬷嬷老神在在,‘且看孙少爷喜是不喜。’
小尼姑定了定神,只说,‘无论几何,但求师父康健,如若孙少爷看不上我,也请勿忘谈约。’
老嬷嬷点了点头,满脸喜色,‘定是不会负你。’”
这一段便读完了。
淑妃听付巧言声音清脆,宛若黄鹂,便问笑问她:“若你是这小师父,你待如何断决?”
第41章 答案
付巧言愣了一下。
她往常读书多半也就是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倒是从未想过如她是那主角会如何抉择。
倒是让淑妃这样一问, 不由沉思起来。
她会如何呢?
当时弟弟重病, 她不也果断卖身入宫,什么都没想么?
付巧言道:“到底亲人大过一切, 若换做是我,想必也会如她那般。”
淑妃问:“不后悔?信了十几年的佛祖,突然要让留发嫁人,怎么能习惯的了?”
付巧言笑笑,一张小脸仿若桃花绽放。
“那也不是什么难事,有道是我佛慈悲,便是佛祖也不会怪罪凡俗见死不救。娘娘别怪奴婢浅见,当年我卖身入宫便也是这般想的。”
淑妃倒是没听过她怎么讲家里事, 如今话说到这里,便有了些兴致:“你当年是如何的?”
付巧言帮她续了茶, 轻声细语道:“那会儿我父母突然没了,弟弟生了重病,我把家里房子家具都卖了也不够给他治病, 正巧小选在即,我听说有银子得,镇上也能把我弟弟安置到荣宣堂, 还能叫他继续读书,我便进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