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不禁低下了头,
他明白官家的意思,但他没法站出来,毕竟他解决不了粮食问题,就算官家同意他出征,又能如何?
没有粮食,就无法打仗。
官家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掠过,最终,停在了宁策身上。
心想此子虽然年轻,却是十分厉害,或许他有什么主意,也说不定。
于是便问:“宁策,你认为如何?”
宁策拱了拱手,说道:“若是问臣的看法,臣以为,北伐势在必行。”
张叔夜听了,顿时一怔,说道:“宁策,前些日子,你跟老夫说的,可不是这样。”
宁策笑了笑,“此一时,彼一时也,老大人请想,原本金国略强于辽国,那时我朝若是联合辽国,辽国或不至于覆灭,
但如今金国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连下辽国大半国土,大辽覆灭,已成必然之事,
便是我朝现在改弦更张,转而援助辽国,也是无力回天,
倒不如趁此机会,分一杯羹,夺取燕云,为我朝江山屏障。”
众人听闻,心想也是这个理,
辽国现在是眼看就要完蛋了,就是大宋不出兵,燕云也会被金国夺走,倒不如现在大宋赶紧出兵,还能分一杯羹,增强自身实力。
只是众人思想刚转变回来,一想起缺粮的现实,顿时又是愁上心头。
眼看众人束手无策,宁策笑了笑,继续说道:“其实粮食问题,也不难解决,”
众人听了,皆是眼前一亮,
童贯急忙开口,“宁策,你若是有办法,就赶紧说,官家不是有旨意么?只要你筹备到粮草,什么要求,官家都能答应。”
宁策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在下倭岛掘金,剿灭蒲家,收服佛逝,如此大功,却换来东平知府一职的失去,在下早已心寒,今日事了后,也有意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看到宁策如此,官家顿时便老脸一红,他自知理亏,只得咳嗽一声,说道:“宁策你说的哪里话?谁要撤你的官职了?你立下大功,朕自然要有封赏,不但要保留你知府的职位,还会赐予你爵位呢。”
宁策心想这知府的职位,本来就是我的,弄得好像你保留我职位,是多大的恩情一般。
心想这官家有些刻薄寡恩,他既想自己为他出力,那自己总要索取一些好处才是,免得又被他过河拆桥
。
于是宁策就说道:“东平府乃是臣费尽心力,方才建设而成,除非官家答应臣,三年之内,不动臣这个东平知府的位置,臣才敢为官家继续效力。”
宋徽宗一算,心想区区三年,岂不是一晃而过?便答应他,倒也无妨,三年之后再计较此事,也不迟,于是急忙开口,“朕答应你就是。”
古代皇帝,金口玉言,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说过的话,是肯定会遵守的。
宁策这才放心,于是便开始尽心尽力地帮官家谋划起来,“臣此次前去倭岛,顺路又去了南洋,那边有个占婆王国,出产一种占城稻,产量极高,可一年三熟,
那边因气候炎热,便于水稻生长,所以水稻极多,臣的想法是,通过海运,从那边大量收购稻米,运至乐安港登陆,然后再运往京师或是前线。”
宋徽宗听了,初步一想,觉得此计可行,便问:“占城到京师很远吧?此外贩运稻米,利润微薄,只怕那些海商不肯,若是高价收购,却又有些不值,朕也没那么多钱。”
宁策心想你这皇帝,倒也实诚,知道自己没钱。
不过宁策有办法,于是便笑了笑,说道:“臣收购稻米,自然是按市场价平价收购,怎会高价收购?
至于那些海商,臣自然有办法,让他们踊跃贩卖稻米,前来大宋。”
宁策打的主意,自然还是搭配出售这个法子,想买丝,袜?运稻米到乐安港,才有购买资格,想买香水,烈酒,琉